廖喜明和胡家河没穿部队的衣服,也没通过当地武装部,就穿着最普通的衣服走访。通过了解,最终得出结论,那封写给政治处的信捏造了许多莫须有的事。
跟实际情况不符,陈德江跟吴月梅没有那么熟悉。
事情摸排的差不多了,两人去了一趟李青香的家。
李青香在屋里做发带,洋洋在旁边帮忙翻发带,祖孙俩都在认真干着手里的活,听见门外有人,一老一小走了出来。
“您就是李大妈吧?我叫廖喜明,部队政治处的。”
看见李青香,廖喜明直接亮明身份,事情都调查完了,要不是姚司令有交代,他们都不想来陈家,直接买车票回部队去了。
“哦!部队来的,请进!请进!”
听说部队来人,李青香心里明白,一定是齐珍珍写了举报信,才派人下来调查的。
也好,吴月梅在镇上的名声不咋地,有心调查,什么都能查出来。
至于陈德江会不会受影响,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李青香热情招待廖喜明和胡家河,不但拿出了家里的花生瓜子,还拿出了给洋洋买的苹果。没有一人给一个,而是切了个果盘,用盘子装着。
两人都是大老粗,极少看见水果被切的那么好看,摆的那么精致。怕他们没洗手不卫生,水果上头还插着牙签。
农村老太太能想到这些,可见心思巧妙,见识不凡。
再瞧她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但干干净净,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脚上穿着一双自己做的棉鞋。身边站着的女娃娃长得非常漂亮,乌溜溜的眼珠子在他们身上转来转去,像是在打探他们的来历。
一般农村娃娃,瞧见桌上有吃的,都会伸手去抓,塞进嘴里。
这个孩子被教养的很好,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只靠在老太太身上,好奇地看着他们。
“大妈!这是您外孙女?”廖喜明问。
他知道陈德江是陈家最大的儿子,档案室都写着呢,来时已经好好看过了,还顺便研究了一下。
陈家没有孙女,只能是外孙女。
“是呀!我二女儿家的,她叫洋洋。”李青香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她家里正在盖新房,没人照顾她,送来了我家。”
她也不多问廖喜明什么,人家愿意跟她说就说,不愿意说也没关系,懒得打听。
部队政治处就跟地方的公安局差不多,该知道的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他们也知道。让他们下来调查,估计是齐珍珍的信里写了很多污蔑陈德江的话。
胡家河没说话,在一旁默默坐着,看着洋洋,脸上挂着笑。这孩子长得实在好看,跟一般农村孩子不一样,不怕生,敢冲他笑,讨人喜欢。
“我们这次来是接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陈德江探亲期间跟一位叫吴月梅的小姑娘纠缠不清,最后导致她在去部队的路上失踪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