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它会对我的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尽管在我进入大学并接触了严谨的学术文献引用制度后,再回头去考证这句话时……发现它并不能在爱因斯坦的著作、采访中找到任何可靠的来源出处,换句话说,这句话的实际出处与著者是不可考证的。
但无论爱因斯坦说没说过这句话,它都在当年的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火种,点燃了我生命中对于宇宙天文学的敬畏,以及对东方宗教神学的亲善态度。
随着近现代的天文学的发展,各种学说由此兴起,甚至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流派:宇宙哲学(Philosophicalcos·mology)与宇宙神学(Religiouscos·mology),都非常有意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于是我把自己积年累月受到的影响,揉成了一个新奇的表述……
——这就是这篇文的由来。
谢谢大家愿意包容我的“神展开”,其实在我心里,这是在开文之初我就想要写的,我一直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过去现在未来同为一体,而我们所能体验到的一切,都是生与灭的相互交替,不过是永恒中的一个短暂瞬间。
鞠躬感谢一路陪伴我的宝贝,我爱你们。
对于不能理解的读者……也没什么关系啦,马上就是结局了,你们想看的来了。
————————————————
引用:
1。“不知所措的混沌,是因为自身受到种种能力的局限……”此句化用于:
电影《Lucy》(译名:超体)
“带来混沌的是无知,而不是知识。”
2。“天地一一,终无终一”引用于:
《天符经》(著者、译者皆不详)
3。“四禅八定”化用于:
《杂阿含经》卷十七
4。“先天元炁”:"行气"和"行炁”的概念不同,文中采用了《抱朴子内篇》对“炁”的解读。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5。“一生万物”化用于: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四禅八定”化用于:
《杂阿含经》卷十七
7。“六神通”化用于:
《长阿含经》第二十《阿摩昼经》
8。“无私无欲彻断我,无我无法无可捉。诸佛如来归于同,觉性圆满入真空。”引用于:
《漏尽通》(诗歌著者不详)
第147章
狂风挟夹结成冰雹的大雪呼啸而至,池罔从来不曾设想过这一片宁静宛若梦境的雪原,会变成如此模样。
它之所以会被庄衍称之为异维度空间,池罔以前不明白,如今视野不再与以往相同,便终于明晓。
一切力量流动如此清晰,无法再逃脱他的感知,他看见了雪原的边界,那里有一张看不见的屏障,可以跨越他当前所发现所有的维度,以此搭建桥梁,通往任何一个他可以找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