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门创立数千年,与当今存世的所有宗门、世家都有血仇,而其中,与魔门仇怨最深的、无可置疑当属公孙世家。
大唐盛世时,魔门中兴圣主伽蓝以知秋逆斩逍遥的传奇之战,伽蓝斩的便是公孙世家当时的老祖。
伽蓝踩着公孙世家老祖的鲜血一战成名,带给了一直以黄帝公孙轩辕血裔自豪的公孙世家无尽耻辱。
而蒙受着十二年的耻辱后,公孙世家绝代天骄、曾与伽蓝齐名的“道门剑绝”公孙佳人用手中剑刺穿了圣主伽蓝的心脏。
于是,公孙世家以仇敌的鲜血洗清了耻辱,重振了无上威名,同时迎来了魔门最为决绝惨烈的围攻复仇。
魔门不计代价、不惜生死,围攻公孙世家整整两年,双方英豪死伤无数。
这场血雨之战最后的结果是:当时公认的逍遥境第一人公孙佳人被魔门三位逍遥圣者围杀,公孙佳人败亡,魔门半残,而公孙世家几近被灭门。
魔门与公孙世家皆有余恨余怨难消。
因此,自唐李隆基后,魔门与公孙世家互为生死仇敌,子弟门徒相逢于道左则必相争相杀,累世遗恨,不死不休。
这种状况,直到魔门成为“隐山”,走入光明之中,才得以缓解。
公孙世家之外,魔门仇怨第二深的宗门便是青城山。
道魔同源而异途,因此尤为互相憎恶。
武当山始创之前,道门一直以来的三大柱石便是公孙世家、青城山和天师府。
道门化用道家思想,道家根源上溯老子、黄帝,所以“黄老之学”是神州道门之渊源起处。
公孙世家作为黄帝后裔,以《黄帝真经》为修行根本,代代存续,是支持道门的核心传承世家之一,其家族子弟大多是道门授篆弟子或居家修士。
天师府是道教教主张道陵亲裔传承,自是道门梁柱。
然而公孙世家和天师府实都是亲裔世家,因此,长久以来,武当未后起之时,青城山一直都是道门众真聚集、宏道、精修、议事、决论的中枢之地。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青城山结茅传道,且青城山是太上老君的道场,是神州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灵,被认为是先于天地的存在。
青城第一峰——彭祖峰绝顶上,便矗立着供奉太上老君的老君阁。
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太上道祖。
《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
太上老君是“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种之帝君”。
太上老君,于道门传续而言,至高无上。
青城山,于道门现世而言,亦为魁首。
道门对魔门的历次声讨、谋算、斩首、围剿等,几乎都是在青城山发起的,同时也是青城山每次安排组织道门一应高手、门徒对魔门攻击。
青城山,某种意义上不是一个宗门,而是道门精英的人才中心和中枢圣地。
理所当然的,青城山聚集了魔门最广大的怨怒与仇恨。
……
人的心中有两样东西,无论你有多么强大伟岸的力量,都无法去更易变换。
这便是爱与仇恨。
爱可以因死亡而终结,仇恨却会代代相传,并且变得越加可怕。
无论称谓如何变化,隐山就是魔门,这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作为魔门当代圣女,纳兰明月很想杀一杀何不为,却不只是因为何不为是青城山的长老。
而是因为,何不为是隐山的叛徒。
能成就知秋境的存在,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出类拔萃。
每一个知秋境,年轻时都是当代数一数二的绝代人物。
每一个知秋境,都是强者中的强者。
而纳兰明月想“试试杀一杀”的何不为,也不是知秋境中的弱者。
正好相反,何不为,即使在知秋境中,也是公认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