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一行人回到了石林县,少了徐云虎,多了几个徐氏族人。
这次上去汉阳,当面催促还是有效果的,石林县关于建堤坝的拨款很快就会下来,至于为何会这么快,也是和水泥有关,石林县的堤坝是要用水泥修建的,府衙也想看看效果如何,成本如何,即将在全府推广。
回到石林县徐文俊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首要的便是建立水泥厂。
造纸厂才开始投产,徐县令又弄出个水泥厂,这是何物?
石林县百姓很是好奇,对于徐县令办的事情信任度也是极高,没看见造纸厂从投产后一马车一马车的从石林县往外运白纸么。
白纸如今在石林县的零售价格不到五十文每刀,比以前的麻纸价格跌了近一半,接着印刷术一现世,书籍价格也跌了一半,无数寒门学子对徐县令感恩戴德。
徐文俊在石林县风评达到了顶峰,以至于他要做的事情,都会被百姓全力支持,就比如现在水泥厂的招工,那是人山人海,没赶上造纸厂招工的又全部来到了水泥厂招工处。
“这水泥厂是干啥的?”
“听说是专门用来修堤坝的,用水泥修的堤坝百年不坏。”
“徐大人还真是说到做到啊,说要修一条可用百年的堤坝,这才没多久,就马上开始行动了。”
“那是自然,谁不知道徐大人不图钱财,完全是一心把我们这些百姓放心上。”
来招工的人议论纷纷,没人会说徐文俊的不是。
“水泥厂工钱怎么算?”
有人问工钱,这个自然是应该清楚的。
还不等招工的管事回答他,旁边就有人不依了。
“你管他多少工钱,徐县令主持开办的厂还能骗你不成,你若是不进厂就离开,后面还有大把的人排队在等。”
这话说道很是霸道,可偏偏旁边的人都还跟着附和,这问话之人都不敢多说,立马报名,不问东问西了。
造纸厂比想象的状况还要好,白纸基本运出去供不应求,实在是因为给商家的批发价太低,仅仅十八文,比起麻纸的进货价五十文,简直就是秒杀。
如今成产完全不够销售,别说外府,山南府都供不应求,百姓中不乏聪明之人,自从朝廷提高商户身份,商人之子也可以参加科举后,商户增加了不少。
现在又因为造纸厂的火爆,又有不少人加入了贩卖白纸的行业。
他们在石林造纸厂拿货,自行运送到附近的外府,一趟下来,可要赚个不少,现在可没有价格保护,他们就算卖个四十文一刀,也比麻纸竞争力度强。
本来四大乡绅认为,通达商行接的订单都不够生产的,这些石林县百姓来零散批发些,还不愿意卖。
徐文俊得知此事,立马,我作为县令一定支持,并且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而且他们将白纸贩卖到我们还没卖到的地方,这也是为我们石林造纸厂宣传名声,为了造纸厂能够成为全华朝最大的造纸厂,他们也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