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御书房。
“周爱卿,所为何事?”
当朝天子萧弘即位到今年是第六年,即位时年龄就较大,虽现在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有些地方已经花白,但声音依旧洪亮。
“启奏陛下,今日尚书省送来一封奏抄到工部,此事应尽早推广,臣便直接过来递交。”
工部尚书周义航递上奏抄,按正常程序奏抄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才会递到天子的龙案之上。
内侍将奏抄递给天子,萧弘翻开仔细查看起来。
少顷。
“哈哈,不错,确实应该及时推广,你做的不错。”
萧弘龙颜大悦。
“农业,一国之本,曲辕犁速于耕垦,事半功倍,减轻了劳作负担,此乃利国利民之器也。”
“恭喜陛下,因陛下使天下太平,才有此器出现。”
萧弘对这一记龙屁置若罔闻,拿着奏抄说道。
“国库里没多少银子,用钱的地方太多,这样的农具多来几件,赋税必定会有增长。”
“周爱卿,你说进献曲辕犁该如何奖赏?”
“臣认为应该重赏,以促使各地方,鼓励改革农具及利农事宜。”周尚书说道。
“各级官员按例重赏,但这李佰阳居然说八岁「神童」徐文俊?”
萧弘有些不悦,如今朝廷早已停了神童试,李佰阳奏抄虽没有明说,但来讨神童之名的意思昭然若揭。
周尚书马上接过话。
“神童之事还是观后效吧,真是神童也必会有出头之时。”
“况且这徐文俊也是学子,定会科举,既是神童,那科举自然不在话下,说不定陛下您以后能在太极殿见到此神童。”
萧弘神情威严。
“他能凭自身本事走到太极殿,朕必然重用他,既是农家子又有本事,朕也是求贤若渴,但朕这些年可见过太多所谓的「神童」了!”
“李佰阳此人臣没接触过,不清楚,但江南刺史朱照月,臣倒是熟悉,不是弄虚作假之辈,他既然直接将李佰阳的奏抄递上来,想是也经过了考量。”
周尚书同江南朱刺史有几分交情,也帮着说几句话。
“徐文俊,朕就等着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神童吧,希望你能走到朕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