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永远是朱门,竹门永远是竹门。
可如今女皇的圣旨一下,那就不一样了啊。
国设书院啊!
若不交那些乱七八糟的“束修”,不必买那些被商户抬价抬得他们买不起的笔墨纸砚。
只需花费极少的钱财来交入学金,自负生活费用,很多人咬咬牙是学的起的。
那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拼了命也要守住,也要往上爬。
还有女子可以入学。
一些家里只生了女儿的,或者女儿比儿子多的,高兴得走路都趔趄了。
平日里街坊邻居都嘲笑他们只有女儿,绝户了,人家女皇可是允许女子读书,也收女官的!
女皇都认可了,他们说了算什么?
送,女儿也送去读书给他们长脸!
更别提崔氏的田地被划分到了百姓手中。
虽然最先收获田地的,是自家已经没有田地的流民、奴隶等。
但女皇说了呀,日后抄没的田地,都会分发下来。
先照顾日子过不下去的,再议其他。
这是何等圣贤啊!
卖身契更被废除,为奴为婢者中有人迷茫不知未来。
也有人热泪盈眶,哭着大笑着,跑出困了他们一辈子,甚至世世代代的院墙。
他们日后,也是个人了!
也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了!
一条条消息,如擂鼓敲在底层百姓的心中。
彷佛一只手,终于拨开了笼罩在他们头顶千载的乌云。
缕缕光亮,挥洒遍地。
无论是有血性,还是贪心之人,都看到了希望。
没有家世背景的人,就该任人欺凌吗?
没有人脉资源的人,就不配往上爬吗?
几个人甘心一辈子庸庸碌碌,一辈子受尽贫苦,一辈子任人欺凌?
“陛下乃圣贤啊!”
“陛下万岁!”
女皇在上头带头搞事。
这种时候,少数的“上等人”根本压不住了。
有星火的人牵头,民众在各地聚集,游街窜巷,他们挥舞着破布烂巾绑起来的旗帜,四处高喊当地恶棍、贪官的罪行。
都察院下辖的各地督查司中人是最先觉悟过来的。
都察院的人到底本身做的事不一样,在这时候是最敏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