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嘿嘿笑了两声,“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混账朝廷暗地里盯着巢湖,水军的船一动他们那边就受到消息,船队入江的时候被朝廷的埋伏打了个措手不及。”
听众们:“然后呢?”
“然后你徐叔我就率兵出击,船队突围出去后调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直接把朝廷的水军打的落花流水。”徐达耸耸肩,“就这些,没了。”
耿再成没忍住,“我呢?”
徐达一拍脑袋,“喔!忘了还有小耿!”
耿再成磨牙,他有点想打架。
旁边的四兄弟:……
好好的一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大战,怎么讲出来就那么平淡呢?
徐达哼了一声,“我又不是说书先生,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就得了,荡气回肠的那是戏文,不是现实。”
朱文正对此不置可否,略过巢湖水军的事情打听接下来的安排,“徐叔,小耿叔,你们说打太平的时候我爹会让我和文忠跟着谁?”
沐英才十二三岁,朱元璋已经确定将他留在身边听命,不会让十二三岁的孩子冲上前线。
朱文正和朱文忠不一样,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邓愈已经当上管军总管,他们俩要站稳脚跟肯定不能躲在主帅跟前不出去。
徐达捏捏下巴,“跟着我?”
耿再成也不甘落后,“跟着我也行。”
水军才刚刚到位,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还没定下来,这时候还真说不准他们俩会分到谁手底下。
几个人在院子里说悄悄话,外面忽然有卫兵来通报,说是有个文人前来拜见。
朱文正随口问道,“知道叫什么吗?”
卫兵回道,“来人说他叫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
沐青听到这个名字睁大眼睛,“哇塞!”
第27章
濠州定远,这个地名听起来真亲切。
沐青没去过定远,他在这里活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在外面逃难,对定远可以说没有任何了解,但是这不耽误他听到定远俩字就竖起耳朵。
朱文忠伸了个懒腰,“这人还挺会挑时间。”
他们爹对读书人的态度非常好,毕竟这年头能读书认字的人不多,衙门和军队都缺不得能读书认字的人,只要没犯过天怒人怨的大罪,主动投靠过来的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差事。
不过读书人大多家资丰厚,世道乱也乱不到他们身上,肯主动投靠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三请四请还端着架子不肯答应。
这个叫胡惟庸的掐着点儿来大帅府求见,是凑巧还是故意的?
朱元璋正在屋里稀罕刚出生的儿子,他自己是个身高体壮的军汉,看着皱巴巴还没他胳膊长的小婴儿根本不敢上手。
这是他朱重八的儿子,亲生的!
朱文正敲门进来的时候,老朱还在襁褓旁边傻嘿嘿搓手,一点儿也不像那个英明强干的朱大帅,“爹,外面有个叫胡惟庸的读书人求见。”
襁褓里的小娃娃吐着口水泡泡,听见声音没有哭闹,而是又闭上眼睛睡觉,一看就知道是个乖巧的小娃娃。
朱元璋眼睛一眨不眨,他刚从外面回来,正是稀罕自家孩子的时候,一丁点的时间都不想分出去,“让你徐叔去见,咱现在没空。”
朱文正爽快应声,“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