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这墨香与大唐惯用的松烟墨不同,少了几分浓烈,多了几分清雅,仿佛带着草木的芬芳。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独特的墨香在鼻腔中萦绕,只觉得心旷神怡,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
“好墨!好纸!好字!”孔颖达忍不住赞叹道,手指轻轻摩挲着洁白如玉的纸张,触感细腻柔滑,如同上好的丝绸。
再看那一个个乌黑锃亮的方块字,笔力遒劲,结构严谨,赏心悦目。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书页上的文字时,却蓦地愣住了。
“这……这是什么?”孔颖达瞪大了眼睛,指着书页上一个个陌生的小符号,脸上写满了疑惑。
只见在句子的末尾,或是一个小圆圈“。”,或是一个小蝌蚪“,”,又或是一个小圆点下面加个小尾巴“;”,还有的像个倒挂的小水滴“、”……
这些小符号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文字之间,将原本连贯的句子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
孔颖达活了大半辈子,饱读诗书,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却从未见过这样的符号。
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老眼昏花,可定睛一看,那些小符号依旧清晰地印在书页上,仿佛一个个神秘的密码,等待着他去破解。
“克明兄,你快来看!”孔颖达急忙招呼杜如晦,“这书上的符号,你可曾见过?”
杜如晦闻言,也凑了过来。
他仔细地端详着那些小符号,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却依旧摇了摇头:“老夫也从未见过。”
“这究竟是何物?为何要将好端端的句子断开?”孔颖达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如同猫抓一般,痒痒难耐。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想要弄清楚它们的作用。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孔颖达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房玄龄曾上奏陛下,言及楚河村书籍皆有此物,名为‘标点符号’,可断句明义,方便阅读!”
“标点符号……”孔颖达喃喃自语,再次看向书页上的那些小符号,
他尝试着按照这些标点符号的提示,将句子断开,重新组合,细细品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本连贯的句子,被标点符号分割成三个独立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孔颖达反复吟诵,只觉得豁然开朗,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妙!妙!妙!”孔颖达忍不住拍案叫绝,“这标点符号,当真是妙用无穷!有了它,读书再也不用费力断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激动地将书页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觉得这标点符号神奇。
他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心中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然而,一旁的杜如晦,脸色却有些复杂。
他看着孔颖达手中的书,心中五味杂陈。
大唐的读书人,为了断句明义,往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皓首穷经,才能勉强掌握。
而炎国,却用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其中的差距,何止千里?
“克明兄,你怎么了?”孔颖达注意到杜如晦的神色,关切地问道。
杜如晦苦涩地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他感慨大唐的落后,感慨炎国的先进,更感慨自己身为大唐宰相,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