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这村里的人都去哪儿了?”柴绍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老丈面前,关切地问道。
老丈叹了口气,浑浊的双眼望向远方,声音沙哑:“都逃荒去了,就剩老朽一个了……”
柴绍心头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柴绍搀扶着老丈,语气中带着疑惑:“老丈,长安的蝗灾不是已经解决了么?朝廷也下了赈灾粮,为何你们还要逃荒?”
老丈闻言,浑浊的双眼闪过一丝愤恨,颤抖着嘴唇说道:“朝廷的粮是下了,可到了我们这儿,就只剩一粒米也没了!都被那些贪官污吏给克扣了!”
他猛地咳嗽了几声,仿佛要把肺腑都咳出来,“前些日子,村里有人去县衙告状,结果……唉,被打死了,尸体就扔在乱葬岗,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老丈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几乎只剩下气音。
柴绍心中一沉,追问道:“竟如此大胆!可有人上报朝廷?”
老丈惨笑一声:“报?谁敢去报啊?那县令的后台硬得很,告状的人都被他害死了,谁还敢去送死?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活命就不错了……”
老丈说着,抬起枯瘦的手,指了指不远处破败的房屋,“两位爷,若是不嫌弃,就到老朽的寒舍里坐坐吧……”
柴绍和郭朝对视一眼,跟着老丈进了屋。
屋内简陋至极,只有一张破旧的木床和一张缺了腿的桌子。
老丈颤巍巍地倒了两碗浑浊的热水,递给柴绍和郭朝。
“老丈,这地方官府……”
柴绍刚开口,老丈便打断了他,语气中充满了绝望:“别提官府了!他们巴不得我们这些老百姓都死光了!县衙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却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哪有银子买啊!买不起,就只能等死!与其等死,还不如逃去炎国,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柴绍握紧了拳头,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
他想起出发前,皇上殷切的嘱托,想起长安城外那些欢欣鼓舞的百姓,再看看眼前这位垂垂老矣的老人,心中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炎国……”柴绍喃喃自语,目光落在老丈满是皱纹的脸上,“他们……是如何招募你们的?”
老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急切地说道:“炎国的招募者来了,说只要去了炎国,就能分到田地,还能免除赋税三年……好多人都去了……”
老丈的声音突然停顿,目光投向门外,柴绍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尘土飞扬的小路上,出现了一队身着鲜亮服饰的人马,为首一人,身骑高头大马,腰佩长剑,器宇轩昂。
柴绍身后的骁骑卫认出此人正是炎国游说使,顿时怒火中烧,“你们这些炎狗!竟敢跑到大唐的地界招募百姓!”
老丈吓得浑身一颤,连忙拉住骁骑卫的衣袖,低声哀求道:“军爷,小声点!我们现在可就指望他们带我们去炎国了啊!”
柴绍闻言,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怅惘。
他明白,这其中的牵扯错综复杂,远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撼动。
他长叹一声,挥了挥手,示意骁骑卫退下。
老丈见柴绍没有追究的意思,感激地连连作揖,“多谢爷!”
他搓了搓枯瘦的双手,面露难色,“只是……家中实在无米下锅,无法招待爷……”
柴绍拍了拍老丈的肩膀,安慰道:“老丈不必担忧。”他转头对郭朝吩咐道:“去,取些粮食来。”
郭朝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一小袋粮食回来,递给老丈。
老丈激动得老泪纵横,双手颤抖着接过粮食,一个劲儿地推辞,“这……这怎么使得!老朽无功不受禄……”
柴绍见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将粮食塞到老丈手中,语气坚定地说道:“老丈,拿着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说罢,他翻身上马,带着众人离开了村庄。
老丈望着柴绍一行人远去的背影,颤巍巍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口中喃喃道:“好人啊!真是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