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走过去打招呼:“嫂子。”
刘嫂子站在许久未见的娘家人旁边,笑的特别开心:“小沈知青,这是嫂子娘家人,这是我娘,”又对着身旁的大娘介绍道:“娘,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我们村新来的小沈知青,可好的一闺女了,我可没少吃她给的东西。”
刘嫂子的娘看着自家闺女没深沉的样儿有些不好意思,这得亏嫁的人家是亲戚,要不然有她操心的。
“这丫头长得可真俊啊,丫头,你嫂子没啥心眼儿,粗枝大叶的,有啥事儿你别跟她计较啊,一会儿让她给你带点儿干货回去,野生的,老香了。”
明珠对着老太太笑了笑:“婶子你太客气了,嫂子人可好了,刚才走了一圈,我买了不少干货了。”
刘嫂子无奈的看着她:“你看你,都告诉你不让你买了,你买的是你买的,我娘给拿的那是另一回事儿。”
明珠笑着没有反驳,又寒暄了两句就离开了。
一个人溜溜达达,又买了两斤干豆腐,和两块大豆腐,就逛的差不多了。
等到回到刘婶子的摊位时,摊子上的东西已经卖了一大半了。她带来的豆芽基本上都卖光了。
“小沈丫头回来啦,冷不冷?你这豆芽没一会儿就卖没了,好些人还想买都没买到。多数都换东西了,有别村的知青来买的,收了几毛钱。”
明珠没想到豆芽这么好卖:“下回可以再多发点儿。”
刘婶子点点头:“东西放板车上拉着吧,别背着了。俺娘和婆婆都在板车上坐着呢,丢不了。”
杨婶婆和刘婆婆正坐在一起唠嗑,看见明珠一块招手:“闺女累不,坐这儿歇会儿。”
明珠从包里掏出几块牛轧糖,塞给两个老太太就跑去不远处的摊子买烤地瓜去了。
等她走了,两个老太太笑眯眯的对视一眼,把手里的糖都揣在了兜里,继续唠嗑。
刘婶子忙完过来看婆婆和妈的时候,俩老太太不约而同的掏出糖塞给她:“闺女,你收起来吃。”
刘婶子看见手里的牛轧糖,就知道是小沈知青给两个老太太的,两个老太太没舍得吃,都留给她了。
刘婶子眼眶有些红,拿出两块,塞到两个老太太嘴里:“娘,你们吃,我吃过了,这糖又香又甜。”
两个老太太抿着掉了几颗牙的牙床眯着眼笑,不约而同的说:“可真甜啊。”
刘婶子忍住眼里的泪,心中觉得无比的幸运,不仅有自己妈惦记着,婆婆有什么好东西也都可着她,他有两个妈。
明珠则是买了个烤地瓜站在一处背风的地方啃了起来。
地瓜被烤出了糖浆,咬上一口特别甜,捧在手里还热乎乎的,暖到了心里。
快中午的时候,大集就差不多要散了,无论是买东西的人还是换东西的人脸上都笑呵呵的,想是都完成了满意的交易。
明珠也看到了不少村里的人还有知青点的知青们。
新知青基本上都是买东西,老知青则是带了一些他们自己种的菜卖。
只有王月娥一个人把队里刚发不久的口粮拿出来卖了。
对于这种蠢货,明珠表示,放在末世她可能一天都活不过。
散集以后,刘婶子和刘嫂子的娘家人都跟着回去了南洼村,难得出山一次,他们要在大队长家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