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
“恭喜小公子!”
“恭喜贤姐弟!”
甚至还有年纪更小的学童。走过来向苏承泽行礼。
苏婉玉向周围众人道谢,苏承泽也有模有样的向周围的人拱手称谢。
苏婉玉和苏承泽离开贡院之后,苏婉玉又忍不住摸了摸苏承泽头顶的童髻。
有个学霸的弟弟,感觉真是太好了。
“承泽。以后你就是有功名的人了。”苏婉玉道:“是个小秀才了。”
“姐姐,是禀生。”苏承泽一本正经道。
“好,好,是禀生,”苏婉玉笑嘻嘻的道,“禀生也是秀才。”
接着她又正色道:“承泽。你虽已获得禀生的功名,而且还是还是案首,但是需谨记,读书科考之路漫漫,需得戒骄戒躁,不可妄自尊大。”
“恩,姐姐,”苏承泽也正色道,“我明白的。科举之路很长的,我还有乡试,会试,还有殿试。”
“呵呵,”苏婉玉笑笑,“承泽真乖。”
这童髻一晃一晃的,怎么这么可爱,苏婉玉心道。
“还有爹的冤情尚未洗清,”苏承泽接着道:“只有过了殿试,入了仕,才能有朝一日救出爹爹。”
苏婉玉脚步一顿,这……
也许真如苏承泽所言,入了仕,甚至位及人臣,你便能为自己的爹翻案。但是,你这家庭背景,有个被流放的爹,就算你过了殿试,你这仕途之路也堪忧。
承泽,爹的官司,难道已是你执念了吗。你才七岁啊。
苏婉玉这脚步一缓,便落在了苏承泽的身后,是以苏承泽并没有看到苏婉玉眼中浓浓的忧色。
走了几步,苏承泽回头道:“姐姐,怎么不走了?”
“没什么,刚刚看到路边趣事,”苏婉玉脱口而出道。
“什么趣事啊?”苏承泽道。
“没什么,是我看错了。”苏婉玉道。
她咽了咽口水,动了动嘴唇,看着苏承泽一脸疑问,终是什么都没有说。她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一个七岁的孩子说这么承重的话题。
“姐姐,”苏承泽道,:“我们现在就回家了吗?”
“是啊,怎么了。”苏婉玉道,她见苏承泽没有继续问下去,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我想去一次书院。”苏承泽道。
“恩,”苏婉玉道:“去念书?今日放榜,书院没有课啊。”
“我想去书院等乡试的榜。”苏承泽道。
“承泽,乡试的榜单会贴在贡院正门那边,”苏婉玉道,“要看乡试的榜单,咱们需得等在贡院门口。”
“姐姐,贡院门口的榜单需得巳时才张贴出来,”苏承泽道:
“可是在这个之前,乡试前二甲会到考生所在地唱榜。这乡试前二甲必在书院,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去书院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