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离文
富不离静
偏财难求
正财难流
梁真贵向侯本福要过纸笔,“唰唰唰”写下这十六个字递过去:“侯主任,命运本是两只脚,命是胎中来,运却不由人。多亲水木,少玩金石,勿近刀剑。吉人自有天相,你的好日子在后头。”
侯本福接过这十六字,看了又看,点点头深以为然。
他向梁真贵抱拳谢道:“多谢老先生指点,但愿侯某真的有后头,有好日子。”
梁真贵颔首微微一笑:“注定是有的!”
当下的侯本福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活下来的事,其他的什么穷啊富啊,正财偏财,所有的都是建立在活下来的基础上。
红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前来提审他,并向他发放起诉书的那位法官,其话语冷酷如冰,态度更是坚决无比,仿佛已经提前给他判处了立即执行的死刑。那冷漠且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他的心瞬间沉入无底深渊。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拿出自己的案件材料,仔细地与一条条法律条款以及详细的司法解释相互比对。经过无数次的深思熟虑之后,他坚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自己的罪行都绝对达不到死刑这一严重程度。
即便你江成强家族在红胜地区乃至整个前江省有着强大的势力,拥有坚实的臂膀和可靠的靠山,但死刑复核可不是由地方能够决定的啊!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最高人民法院手中。难道你江家还能在最高人民法院甚至中央也有如此大的能量,能只手遮天不成?想到这里,他心中多少升起一丝希望之光。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里也常常回荡起钢城县检察院那位陈检察官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手遮天。”这句话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予他继续抗争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案情本身和陈检察官的话是他对不被判死刑所抱有希望的理由,而今天梁真贵给他算命后的结论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侯本福对于自己的生死,更准确的说是案子的最终判决结果是处于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悲观、乐观、绝望、希望、泰然、淡然、忧虑、恐惧、苦恼、信心、灰心、自励等等各种情绪交织,让他的内心总是处于高低起伏和动静宽窄之间。这样的煎熬对于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摧残,当然也是一种锤炼和磨砺。侯本福就常常默念: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觉得《孟子》里的这段话在过去读来只是一篇文言文的口号,而现在念于心中,却是一股来自于先贤圣哲的巨大力量。
这段话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他内心深处那扇充满力量的门。在那些艰难的时刻,它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勇气,让他相信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磨难,都是命运对他的考验。
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的精神被反复地折磨着。他时而情绪高涨,充满信心;时而又心灰意冷,陷入无尽的消沉。他的内心在这高低起伏、动静宽窄之间徘徊,仿佛置身于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
……二十四岁的他,本应在生活的舞台上肆意挥洒青春,可如今却深陷这暗无天日的牢狱,等待着案子的最终判决,生死未卜。
回想起一切的开端,不过是一次意外的街头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