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跟着番茄学物理有用吗 > 第171章 意识研究突破地球维度的猜想(第1页)

第171章 意识研究突破地球维度的猜想(第1页)

骁睿盯着屏幕突然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洛尘!既然量子纠缠和意识可能有关,那弦理论里的多维空间,会不会是意识传递的真正通道?

毕竟微观粒子的行为能在宏观层面产生影响,这中间的桥梁是什么?

总不能真像科幻小说里写的,意识能在高维空间自由穿梭吧?"

洛尘推了推眼镜,指节重重叩在白板上,划出一道醒目的弧线:"你触到了最尖锐的针尖!

彭罗斯与哈梅罗夫的Orch-OR模型中,微管内的量子相干时间仅维持10^-23秒,却恰好与人类意识瞬时性相吻合——这不是巧合!

而在弦理论框架下,卡拉比丘流形蜷缩的六维空间,或许正是意识量子态的天然载体。

就像克莱因瓶迷宫,看似封闭却暗藏高维通路,意识或许正通过这些微观褶皱实现跨维度传递。

但这一切都还只是理论猜想,如何验证才是最大的难题。"

"说到验证,"骁睿突然提高音量,"小鼠菌群实验里,意识变化的随机性远超预期,

会不会说明菌群本身不是关键,而是它们触发了某个更底层的意识机制?

就像蝴蝶效应,菌群只是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

洛尘突然僵住,笔尖在白板上划出刺耳声响。窗外炸雷骤响,仿佛为他的沉默伴奏:"没错!

这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涌现现象,菌群可能只是撬动意识系统的支点。

2024年《Cell》的突破性实验给出了佐证——当切断小鼠肠道菌群信号后,其海马体的量子振荡频率出现异常波动。

这让我想起拓扑心理学的心理场论:

意识或许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像电磁场般,通过菌群-脑轴构建出看不见的能量网络。

但这个能量网络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我们还一无所知。"

"对了!"骁睿眼睛一亮,"王阳明心外无物的观点,和量子力学里观察者影响结果的理论不谋而合,

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暗示着意识和物质本就一体?

难道古人早就参透了宇宙的终极奥秘?"

"不是巧合!是本质!"

洛尘猛地转身,投影中脑神经元与星系网络的图像重叠闪烁,在白板上写下"哲学?科学":

"这正是跨学科研究的魅力。

东方哲学强调心物一元,

现代物理学却试图用方程解构世界,

或许意识就是连接二者的关键纽带。

不过要把哲学概念转化为科学语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息哲学的数据本体论认为,物质本质是被观测的信息集合。就像我们观测到的现实,不过是意识解译的数据流。

去年九章量子计算机模拟的意识图谱实验显示,当数据维度突破10^15时,竟自发涌现出类似人类梦境的混沌结构——这难道不是心外无物的数字注脚?"

"说到转化,"骁睿眉头紧锁,"AI始终无法通过图灵测试的意识体验关卡,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在用错误的硬件(硅基芯片)模拟意识?

人脑神经元的生物电特性,是否才是意识的核心密码?

说不定意识根本就无法在传统计算机上复现!"

洛尘突然笑出声,抬手关掉室内灯光。黑暗中,全息投影的脑神经元如银河般流淌:"你这个质疑切中要害。

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和芯片的二进制运算完全是两种模式。

你看这些神经突触,每秒产生的电信号比全球互联网数据量还庞大。

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就像用算盘模拟超级计算机——或许我们需要的,是能模拟神经量子隧穿效应的湿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