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二熊三老虎”,以凶猛程度而言,黑瞎子在兴安岭,乃至白山的老林子里,都稳稳占据着第二把交椅。
林子里的狗熊,长得又黑又圆,大脑袋,大屁股,粗腿,毛发还很长,再配上一对小眼睛,看上去傻里傻气,笨笨的,
所以这边的人给它起了个拟人的外号“黑瞎子”。
乍一看,黑瞎子似乎不太聪明,人们也常用“狗熊”这个贬义称呼来嘲弄那些长得强壮却不聪明的人,但这实在是个误会。
黑瞎子可一点儿也不笨,聪明得很。
首先,它跑得极快,皮糙肉厚,在林子里奔跑起来势不可挡,就算骑着马,也跑不过它。
要是被它盯上,那可就倒霉了。
不过,黑瞎子也有弱点。它满脸长毛,在林子里行走时,最好祈祷别遇上它。
一旦遭遇黑瞎子,可千万别乱跑。先冷静下来判断一下风向,或者边跑边判断,然后,顶着风逃跑。
人顶风跑虽说费点劲,但黑瞎子顶风跑就不行了。它脸上的长毛被风一刮,全都扎进眼睛里,眼睛就睁不开了,真成了名副其实的瞎子。
这是曾经在网上冲浪时,某位自称猎户的网友分享的经验,我可没试过,这辈子也不想去验证其真实性。
黑瞎子还会游泳,水性不错。
每年春天,黑龙江里的大马哈鱼逆水向上游游来,黑瞎子就会到江边捉鱼,而且它还会上树,动作也不慢。
尤其是冬天,要特别注意,东北人说的“撒尿带棍子,拉屎要带锯”。
虽说夸张了点儿,可也八九不离十。黑瞎子膘厚毛长,不怕冷,可别的动物却受不了,都躲进窝里去了。
趁着这个时候,黑瞎子要睡觉了。它可能会找一棵空心的大树,钻进去呼呼大睡。
这时候,别的动物偶尔从旁边经过,要是不小心弄出动静,
把黑瞎子吵醒了,那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它不把你撕成碎片才怪。
所以看到一些大洞,别以为是藏宝洞就激动得乱叫,或者大大咧咧地直接进去,在野外混,还是怂一点比较好。
有时候,黑瞎子自己饿醒了,可又没吃的,
就把自己的熊掌举到嘴边,用舌头去舔,左掌舔一下,右掌舔一口,连皮带肉吞进肚里,不饿了,就又睡去。
春天来了,黑瞎子从树洞里爬出来,睡了一冬天,饿瘦了,走起路来慢吞吞的。
为啥呢?一个冬天饿醒了几回,把自己脚上的皮、肉都舔光了,走在路上,又硌又疼。
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季节,它的行动力比较薄弱。
我思考着,踢了踢地上的尸体:“多杰大哥,这玩意不太对劲,你看它的嘴巴和鼻子。”
多杰蹲下查看,毫不避讳地用手直接扒拉:“这看起来像是中毒了,鼻涕口水疯狂分泌,
如果只是为了猎杀而攻击,不会有这么粘稠的口水。”
大家都有肚子饿的时候,点外卖看到图片就吞口水的经历,正常的口水都是稀稀拉拉的。
不正常的就是粘稠的,比如生病的时候可以自己回忆回忆,
再说了,哪怕看到再喜欢吃的东西,再不争气的人口水也不会从鼻子出来吧。
老彭一脚踩在尸体头上:“我就说嘛,这林子里的熊虽然危险,但一般不会攻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