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李世民所料,夷男带着大军一路向朔州挺进,急于与唐军交战以获军需,
东路军张俭,西路军李大亮,接到战报后,迅速制定了袭扰战术。
既然薛延陀大军来势汹汹,正面硬刚并非良策,唯有不断地在其侧翼与后方发起骚扰,方能拖延敌军的脚步。
一时间,东路与西路的战场上,唐军的小股部队如鬼魅般出没,时而突袭薛延陀的粮草辎重队,时而在其行军途中制造混乱。
夷男的大军每前进一步,都要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袭扰,
虽每战皆能凭借兵力优势取得小胜,可粮草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部队士气也渐渐受到了影响。
大军越过诺真水,一连三日,竟始终不见唐军主力的踪影。
夷男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忧虑,眼看着粮草逐渐吃紧,再这样拖下去,恐怕不用唐军动手,自己的部队便会因缺粮而陷入绝境。
同罗、仆骨首领也愈发的不满,联军内部渐渐生出不团结的声音。
突利失心中有些担忧:“父汗,不若撤军吧?”拔灼亦附和赞同。
大度设连忙阻止:“父汗,万万不可,如今态势已成水火,岂能全身而退,
唐军虽少,然四面围拢,只需不停袭扰,待朔州主力赶上,我军岂能安然撤回,
可向唐皇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言辞恳切表达要与大唐和解的意愿,以便为我军赢得从容的时间。”
夷男深以为然:“唉,大度设,你是薛延陀军中军事能力最强的,你说说,若是李世民拒绝了我等的求和又当如何?”
“父汗,草原上变幻莫测的沙尘天气是唐军无法捕捉的,而对我军却极为有利,
若李世民识破我等的计策,也需寻找机会伏击其前方的主力大军,我军方能安然撤退,否则三面合围过来,我军危矣。”
“哼,夷男这个老狐狸,当朕是三岁孩童可欺?如今见粮草不足,便想求和,哪有这般容易!”
李世民断然拒绝了和解,命人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信,将夷男臭骂了一顿,彻底堵死对方的投降之路。
夷男接到回信,脸色铁青,深知李世民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但作为一方大汗,他也绝非等闲之辈。
短暂的愤怒之后,迅速冷静下来,随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命令大军北撤,并将作战指挥权交给大度设。
唐军此次来势汹汹,若想取胜,必须出奇制胜。大度设经过一番细致的侦察,探得李积所率唐军的行军位置,眼中里闪过一丝寒光。
“父汗,我欲在诺真水设伏,需挑选最为精锐的五万将士,再让同罗、仆骨辅助随军民众,
这里周边的沙丘、草丛将成为天然的隐蔽,如今草原上沙尘天气变幻莫测,唐军绝对发现不了。
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若伏击成功,不但能一举瓦解其他各路唐军的围攻,还能笑纳李积这一路的粮草,扭转当前的不利战局。“
“大度设,按你所想的去做吧,一定要巧妙地利用天气、地形以及河流走向,精心布置好陷阱。
腾格里一定会护佑我们,届时草原上的沙尘被狂风卷起,能见度极低之时,定能给唐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
秦浩率军行了七日,进入凉州之时,被召唤至此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与乔师望、郭孝恪亲自出城迎接。
乔师望望着身后的队伍,哈喇子掉了一地:“没想到大总管行军如此之快,我们还担心需半月左右呢,这便是战无不胜的护卫军?乖乖,看着就渗人。”
秦浩叹了口气:“不急不行啊,家中有事走不开,赶紧收拾完这个跳梁小丑,还得着急赶回去。”
乔师望嘴角扯了扯:“大总管欲强攻高昌?”
秦浩挑眉:“你猜麴文泰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