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店中与赵虎、小二及众女用过了饭食,大家都激动不已。
感觉东家真真是大方的很,这般饭菜只怕自己的月钱都吃不起一顿,众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失礼之处。
秦浩则让大家敞开了吃,以后店内找个厨娘,工钱虽不变,但是以后管饭,大家只需好好工作回报自己。
听了东家这话,众人心里顿时暖洋洋的,也不再那么拘束了,一顿饭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亲近和融洽。
回家的途中,让赵虎搞了些炸蝗串包着带回去。
车上的大丫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着店内的各种事情。
她兴奋地讲述着众位大姐姐教给她的本事,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秦浩面带微笑,静静地聆听着大丫的倾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耐心,丝毫没有打断大丫的意思。
看着大丫如此开心的模样,秦浩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有时候真的希望,人生能够都是如这般美好的回忆,那些悲痛的过往可以统统忘却。
然而,他也深知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生活总是充满了酸甜苦辣,过去的伤痛已然存在,无法轻易抹去。
但依然心怀希望,希望这些点点滴滴的快乐能够如同潺潺溪流,慢慢冲淡那些伤心的往事。
房遗玉靠坐在闺房榻上,满心欢喜地摆弄着秦浩赠予她的茶叶盒。
那精致的盒子在她手中轻轻转动,仿佛承载着她满心的欢喜与甜蜜。
她的脑海中不时地闪现出秦浩高大英武的身影,一想到秦浩的笑容,她便感觉脸颊微微发烫,心中涌起一阵羞涩。
她着实没有想到,父亲新收的弟子竟然生得如此模样,这般俊朗不凡,实在是出乎意料。
一想到以后能够经常与秦公子见面,她的脸颊更是如同火烧一般,热得厉害。
连忙停下自己那些旖旎的心思,不敢再任由思绪胡乱飘荡,想起诗社中那些才子的诗词,眉头一蹙。
匆匆寻出盒子将书信取了出来,点亮烛火,毫不犹豫的点燃,丢掉了炭盆之中。
婢女小莲与小翠一个端着茶盏,一个拎着热水缓缓走进屋中。
一眼瞧见小姐那做贼心虚的模样,两人心中一惊,还以为小姐发了什么神经。
急忙放下手中的物事,快步来到身前,关切地问东问西。
房遗玉羞赧不已,轻声说道:“你们莫要再这般看着我了,我并无大碍,这些诗词太过无病呻吟,留着无用了。”
说罢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滋味苦中带甘,有种恋爱的感觉。
看着那红红的茶汤,她的思绪又渐渐飘远,再次陷入到了发呆的境界,那模样,仿佛沉浸在了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让人不忍打扰。
马车到了家门前,秦浩一跳下马车就见到了背对着大门跪着一人,疑惑的仔细瞅了瞅,方才认出是方三。
只见方三这些天在牢里待得模样大变,整个人显得不成样子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秦浩心中自然明白,做了错事就必然要受到惩罚,所以暂且没有去搭理方三。
秦浩转身拉着大丫的手,在她腋下用力一托,轻轻地将她放到了地上。
接着又把采买回来的六礼袋子拿了下来,这才稳步行到门前。
方三见到秦浩回来了,重重的磕了个头道:“方三见过公子,听县令大人告之,方知是公子救了小的一命,小的以后愿意鞍前马后,为公子效死。”
秦浩放下袋子,让大丫带着包裹和吃食先进院,摸着下巴看着方三,没有言语。
赵虎停好马车,跑过来拿起袋子扣动门钹,
张龙打开大门,见到门前场景,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大郎,可算回来了!”张龙连忙侧身让众人进门。
秦浩语气重重的说道:“方三,你要知晓,灭口是什么意思,我救你一命可不是为了让你就简单的活着,而是让你洗心革面,赎你的罪过,可记下了?”
方三又是重重的磕了个头道:“小的记下了,请公子为我重新赐个名吧。”
秦浩想了想道:“我希望你以后能忠心于我,以后就叫秦忠吧,起来随大家进去吧。”
秦忠应了一声,与赵虎一起去安置马车,赵虎念叨着:“兄弟,你可算是遇到贵人了,以后跟着大郎好好干,有你的好日子过。”
秦忠连连称是,心中对未来也多了几分期待。
边往里走,张龙边小声说道:“大郎,之前宫中来了人,说是让大郎午后在家候旨,莫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