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全文 > 第44章 九转油锅排雁翅一揖青衫问凤雏(第2页)

第44章 九转油锅排雁翅一揖青衫问凤雏(第2页)

阎立德只觉秦浩脑中计谋不断,心甘情愿的成了飞蝗腾达大总管,上任而去了。

照例和门子通报了下,一听是房相的徒弟来访,门子也都恭恭敬敬。

进了大门,来到师父官署前,正巧遇到一官员刚刚进去向师父汇报工作。

于是便静静站在门外等待,秦浩的耳力太好,想不听也不行,不是故意偷听的啊。

只听见师父沉声问道:“狄大人,如今赈灾钱粮与蝗灾之事,统计如何了?”

那官员回道:“大人,赈灾之事,经过多方筹措,物资已将将足够,然受灾之地甚广,妥善安置还需时日,

至于蝗灾,百姓奋力扑杀,虽难绝其患,然已大大改观,各地呈报的奏折均有言说。

尤其是长安周边已近绝迹,好像是与少府监的计划有关联,属下听闻好像是大人的徒弟在负责此事。”

师父应该是在捋须心中夸赞我吧,嘿嘿。又听问道:“魏相现今到了哪里了?杜大人赎买儿童之事,可有新呈报?”

那官员回道:“魏相今日晚间应该可到长安了,听闻陛下下旨魏相回朝,魏相似有不甘,魏相还是那个老样子啊。

杜大人不辞辛苦,至今已赎买儿童截止上报时已有近一万两千人。

那些儿童暂得安置,然后交还父母之事在逐步进行当中,杜大人都已妥善规划了,均已上了奏折,陛下已批阅过,

不过听闻杜大人病情加重,依然不肯停歇,还是亲自在一线指挥。陛下让尚书省安排一名太医前去照看杜大人。”

房玄龄道:“此事不仅关乎百姓,也关乎陛下声名,务必妥善处理,不可有半分懈怠。

稍后你就派人护送太医马上出发吧。”

那官员应道:“下官明白,定当全力以赴。这些是民部钱粮统计数据账目,其中包含制盐售卖,置换粮食,以及调拨的记录,各项还尚有结余,

此次精盐立了大功啊,下官祝贺大人收得良徒啊。一并账目请大人稍后过目。下官尚有他事就先告退了。”

片刻之后,那官员从门中走出,抬眼瞧见秦浩立于门前,微微一怔,旋即展颜一笑,

“公子可是来寻尊师?此次公子立下大功,实乃百姓之福,狄某在此代表百姓多谢公子了。”

秦浩并不识得此人,见对方如此客气,还对自己一番夸赞,赶忙回礼:“些许功劳,何足挂齿。敢问大人名讳?”

“之前在两仪殿中,曾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老夫狄孝绪,现任尚书左丞之职。”

秦浩闻言,心中一震,哇塞,这不是狄仁杰的爷爷吗?

“久仰狄公大名!不知狄公有个孙儿可是叫狄仁杰?”

狄孝绪面露惊奇之色:“仁杰乃是我五子知逊的长子,公子如何知晓仁杰之名?”

秦浩一听,这是对上号了,连忙追问:“不知现今年岁几何,身在何处啊?”

狄孝绪有点懵,这什么情况就打听户口了呢?想了想道:孙儿今岁应是十三了,知逊上月迁官至郑州司兵参军,想是应该带着仁杰在身边,

不过知逊调任前有书信传来,说是想让仁杰到长安呆一段时间,待安顿好后再归去郑州。公子对老夫家事为何如此了解啊?”

秦浩一想对啊,我是咋这么了解的呢,这没法解释啊?

大脑光速转动搜索资料:“我听闻仁杰自小就有“书痴”之称,故留意到了。”

狄孝绪恍然。自家这个孙儿小时候曾有官兵到家盘问门人被害一事,众人都争相申辩,只有孙儿捧着一本书不为所动,

当县吏问他原因时,他回答说“我正在和书中的圣贤对话,哪里有时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

由此便在当地有了“书痴”的名声。想不到就连秦公子在京城都听说了,传播如此之广吗?

想到还有要事,连忙回过神来:“原来如此,老夫还有要事,就不多叙了,公子快些进去吧。”

秦浩擦了擦汗,拱手告别,转身迈进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