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风再起时下一句 > 第41章 乘帆远航(第1页)

第41章 乘帆远航(第1页)

崇祯三年的大海,波澜壮阔,海浪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声响。李长风站在船头,海风撩动着他的衣摆,身旁是火器专家孙元化。若不是李长风穿越而来,按照历史轨迹,明年孙元化便会被斩首于西市。如今,孙元化成为了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从天津往南,船只的第一个落脚点便是登州。登州,这可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它地处山东半岛北端,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海运枢纽,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港湾内樯桅林立,远处的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里驻扎着登州水师,他们肩负着保卫海域、运送物资的重任。然而,觉华岛一战,给登州水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时,登州水师负责给觉华岛运送粮食,可岛被建奴攻破时,外海结冰,船只来不及撤退,许多水师将士就此丧命,那惨烈的场景,至今仍让登州水师的幸存者们心有余悸。

孙元化陪着李长风一同乘船抵达登州。在被阉党弹劾之前,孙元化身为山东右参议,在此地布局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

二人下得船来,踏入登州城。城中景象,让人心生感慨。街道上,随处可见做火器的匠户,他们大多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无奈与困苦。

登州的火器匠户们,日子过得十分凄惨。自从觉华岛一战后,登州水师的订单大幅减少,匠户们失去了生计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一对父女相依为命。父亲老张是登州有名的火器匠人,手艺精湛,曾为登州水师制造过无数火炮。然而,如今他却只能靠打些零工维持生计。

“爹,您吃点东西吧。”女儿小翠端着一碗稀粥,轻声说道。

老张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小翠,你吃吧。爹不饿。”

小翠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知道,父亲是为了省下口粮给自己。她轻轻放下碗,握住父亲的手:“爹,咱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老张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小翠,爹对不起你。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

小翠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爹,您别这么说。只要咱们在一起,日子再苦也不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长风和孙元化走了进来,看到屋内的情景,心中不禁一酸。

“老张,我回来了,是老夫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过这种苦日子。这位是李将军,他想请你们去海南岛,帮我们制造火器。”孙元化轻声说道。

老张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吗?李将军,您愿意用我们这些匠人?”

李长风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老张,你们的技艺是我们最需要的。到了海南岛,每人每月能拿二两银子,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老张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紧紧握住李长风的手:“李将军,谢谢您!谢谢您!”

小翠也激动地站了起来,眼中满是期待:“爹,咱们终于有希望了!”

李长风微微一笑,目光温柔而坚定:“小翠,你放心,到了海南岛,你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随后,孙元化带着李长风来到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火器作坊。作坊里,机器大多闲置,匠人们神情落寞。孙元化一声令下,告知众人愿意跟随他们前往海南,不仅能继续从事火器制作,而且每人每月能拿到二两银子。匠人们听闻,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紧接着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二两银子,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能让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于是,众人纷纷响应,愿意追随孙元化和李长风前往海南。

为表诚意,李长风马当时就为每一位匠人发放了5两的安家费。于是,匠人们高兴的喊着号子,把火器作坊内的机器和工具全部打包抬上了大福船。

忙到中午,李长风发现饿了,他招呼着这群匠人们一同去吃饭。大鱼大肉可劲造,他请客!众工匠闻听欢喜不已,自知跟对了明主。

李长风与孙元化于登州城内一家颇具古韵的酒楼中对坐而饮。酒过三巡,周遭食客们的谈笑声、杯盏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然而,一段对话却如同一股清流,瞬间吸引了李长风的注意。

邻桌一位身形壮硕、满脸胡茬的汉子,正眉飞色舞地向旁人讲述着:“你们可晓得咱登州水师的千总潘大忠?那可真是条响当当的好汉!觉华岛那一战,外海都结了冰,建奴如饿狼般扑向觉华岛。咱登州水师奉命运粮,结果被困在那冰天雪地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