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67章 屈原(第1页)

第67章 屈原(第1页)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代仿若一幅波澜壮阔却又充满沧桑血泪的巨幅画卷。

在这个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乱世,楚国郢都诞生了一位震古烁今的人物——屈原。

他以非凡的才情、高洁的品格和炽热的爱国之心,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是一首交织着理想与破灭、忠诚与放逐的千古悲歌。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屈氏一族,屈氏乃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裔,家族在楚国有着深厚的根基与崇高的地位。

郢都的繁华喧嚣中,屈府庭院深深,年幼的屈原便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成长。

他身形清瘦,眼眸却明亮而灵动,自幼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家中藏书丰富,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地理,应有尽有,屈原如同一只贪婪的书虫,整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他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对屈原寄予厚望。

在学堂上,屈原总是最专注的那个,他不仅能快速领会老师讲授的内容,还常常提出独到的见解。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诸子百家的思想精要,他都能侃侃而谈,让同窗们钦佩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他目睹楚国的辉煌与隐患,心中渐渐萌生了报国之志。

时光荏苒,屈原长大成人,怀揣着对国家的满腔抱负踏入政坛。

彼时的楚国,虽拥有广袤的疆土、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列强环伺的战国局势下,却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虎视眈眈地觊觎着东方六国,楚国首当其冲,成为秦国东进路上的重要障碍。

屈原深知,楚国若想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唯有变革图强。

于是,他满怀热忱地向楚怀王进谏,力主推行变法。

他的变法主张涵盖多个方面,对内倡导举贤任能,打破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一套以才能和品德为衡量标准的人才选拔机制。

他坚信,只有任用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使楚国的政治清明,国家繁荣昌盛。

同时,他主张修明法度,制定公正合理的法律,约束贵族和平民的行为,使国家治理有章可循。

对外,屈原极力倡导联齐抗秦。

他清楚地认识到,秦国的野心是吞并六国,楚国单凭一己之力难以与之抗衡,唯有联合齐国等其他国家,形成强大的联盟,才能有效抵御秦国的扩张。

楚怀王起初对屈原的主张颇为赞赏,认为他的想法切中时弊,于是委以重任,让他主持变法事宜。

屈原得到楚怀王的支持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变法事业中。

他日夜操劳,废寝忘食。

为了制定出符合楚国国情的法律条文,他深入民间,走访各地,与百姓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他看到了底层百姓在旧制度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更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在选拔人才方面,屈原不拘一格降人才,摒弃了传统的门第观念。

他四处寻访贤才,无论是出身寒门的书生,还是精通兵法的武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被他举荐到朝堂之上。

一时间,楚国朝堂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新人,他们为楚国的政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气息。

然而,屈原的变法举措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这些旧贵族长期以来依靠世袭特权,在楚国朝堂上占据着重要职位,享受着丰厚的待遇。

他们生活奢靡,结党营私,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屈原的变法百般阻挠。

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便是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

子兰身为楚怀王的弟弟,位高权重,却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变法剥夺了他许多特权,使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

靳尚则是一个阿谀奉承、见利忘义的小人,他为了讨好子兰和其他旧贵族,不惜与屈原为敌。

他们在朝堂上结党营私,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对屈原进行诋毁和攻击。

他们常常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歪曲屈原的变法举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