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吕不韦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他先是拿出五百金给异人,让他改善生活,购置华服美宅,结交各国的贤能之士和达官显贵,提升自己的声望。
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逐渐在邯郸的贵族圈子里崭露头角,他的名声也开始传播开来。
而吕不韦自己,则带着另外五百金购置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踏上了前往秦国的游说之路。
到了秦国,他并没有直接去拜见华阳夫人,而是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
吕不韦带着丰厚的礼物,言辞恳切地向她表达了自己对华阳夫人的敬仰之情,并通过她将礼物献给了华阳夫人。
在与华阳夫人姐姐交谈的过程中,吕不韦详细地介绍了异人在赵国的情况,夸赞异人的贤德与孝心,说异人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心系秦国,对华阳夫人更是尊崇有加。
吕不韦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已经被自己说动,便进一步对华阳夫人说:“夫人虽现在深受安国君宠爱,但没有子嗣。一旦年华老去,容颜不再,失宠是迟早的事。而异人贤孝,若夫人能收他为嫡子,将来异人继承王位,夫人便能一生尊荣,永享富贵。”
华阳夫人听后,心中开始动摇,她想到自己的未来,又想到吕不韦所说的话,觉得确实有道理。
于是,在安国君面前,华阳夫人时常提起异人,夸赞他的贤能和孝心。
最终,安国君答应立异人为嫡子,并刻下玉符为证。
异人成为嫡子后,吕不韦并没有放松,他继续为异人谋划着未来。
当时,秦赵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战火随时可能燃起,邯郸城也被秦军围困,局势变得异常危急。
吕不韦深知,异人继续留在邯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于是,他花重金买通了守城的官吏,带着异人趁着夜色,乔装打扮,偷偷逃出了邯郸,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秦国。
回到秦国的异人,在吕不韦的建议下,穿着楚服去拜见华阳夫人。
原来,华阳夫人本是楚国人,对楚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异人这一用心的举动,让华阳夫人十分欢喜,她看着眼前这个乖巧懂事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华阳夫人当场就将异人改名为子楚,从此对子楚关爱有加。
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
子楚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然而,命运似乎又和秦国开了一个玩笑,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就突然去世了。
于是,子楚顺利登上了王位,即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为了报答吕不韦的恩情,任命他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吕不韦从一个商人,一跃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实现了身份的巨大转变。
成为丞相后的吕不韦,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大的抱负。
在经济方面,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于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他组织人力兴修水利,开凿沟渠,引河水灌溉农田,使得秦国的农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他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那些积极开垦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在他的努力下,秦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百姓生活也逐渐富足起来。
在军事上,吕不韦派将军蒙骜攻打韩、赵、魏三国。
蒙骜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率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三国的多座城池,扩大了秦国的领土。
这些军事上的胜利,不仅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也让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吕不韦还十分重视人才的招揽。他在咸阳城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得到他的赏识和重用。
一时间,来自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三千门客汇聚在吕不韦的门下。
这些门客中,有精通兵法的军事家,有擅长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有博古通今的学者,还有能言善辩的纵横家。
吕不韦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编纂了一部宏伟的巨着——《吕氏春秋》。
这部书涵盖了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吕不韦试图通过这部书,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和思想体系。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后,不幸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