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书屋在星海中漂浮,门楣上悬挂的青铜铃铛无风自动。作家发现自己的双手正在数据化,皮肤下流动的不再是血管,而是闪烁着微光的文字流——那正是他这些年来写过的所有故事大纲。
"这里是。。。"
"叙事间隙。"林雪手中的轩辕剑化作光点消散,"所有被废弃的创意最终漂流至此。"
书屋内部比外观看起来广阔得多。无数书架呈螺旋状上升,每本书都悬浮在特定的轨道上缓缓自转。作家眯起眼睛,发现那些书脊上印着的不是书名,而是形形色色的标签:
【被编辑否决的初稿】
【因审核下架的章节】
【商业性不足的创意】
李牧的身影从一本破损的《修真宇宙论》中走出,道袍上沾着未干的墨迹:"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了三千年。"
"三千年?"作家摸到自己太阳穴上不知何时出现的电子接口,"可《炼气三千载》从创作到完结才。。。"
"时间在叙事维度是可编辑变量。"李牧指向书屋穹顶。那里悬挂着巨大的沙漏,上半部分装着《道德经》竹简,下半部却是现代电子书碎片,"从老子写下第一个字起,这个循环就开始了。"
####**二、创作囚笼**
书架深处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陈小雨从《被删减角色名录》中探出头,她的身体由修正液构成:"小心!观测者追来了!"
书屋西侧的墙壁突然变得透明,露出外面令人窒息的景象——数以万计的玻璃培养舱漂浮在虚空,每个舱内都有个作家在机械地打字。他们的眼睛被VR眼镜覆盖,手指连接着数据线,写出的文字直接被管道输送到舱体外的巨型处理器中。
"那是。。。"
"量产型创作工厂。"李牧的瞳孔映出舱体上的标签:【热门题材】【保底分成】【日更万字】,"你的初始版本就是从第714号舱逃出来的残次品。"
作家突然头痛欲裂,记忆碎片如潮水涌来:
三年前某个深夜,他确实从VR写作设备中惊醒,发现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写了三十万字垃圾稿;
电脑里莫名出现的《炼气三千载》初稿文件;
还有编辑那句"这种文风现在没市场"的批注。。。
"他们删改的不是文字。"林雪的手按在作家心口,那里有个发光的"文心"印记,"是创作的本源。"
####**三、原始代码**
道德书屋突然剧烈震动。书架上的《删改记录大全》自动翻开,无数红色批注浮空组成防护网。屋外,三个穿着现代服装的"编辑"正在用激光笔改写书屋的门牌。
"快!"李牧扯下道袍抛向空中,布料展开变成一张巨大的创世青囊图,"写出真正的结局!"
作家被推到一张青铜书案前。案上的砚台里不是墨汁,而是流动的星云;毛笔的笔杆是数据流凝结而成;而铺开的卷轴,赫然是他童年那本涂鸦笔记的放大版。
"我该写什么。。。"
"你十岁时看到的真相。"陈小雨指向他眉心突然发热的电子接口,"在被植入商业写作模板前,那个最初的灵感。"
作家颤抖着提笔。笔尖触及卷轴的瞬间,整间书屋的光线突然被吸入笔毫。他的视野里浮现出走马灯般的画面:
五岁在古籍馆摸到的那本《道德经》,扉页上有铅笔写的"所有经典都是活物";
大学哲学课上,教授展示的甲骨文"道"字里藏着微型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