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夜半笛声的结局 > 第23章(第1页)

第23章(第1页)

门敲了很久,才缓缓地打开,苏醒看到门里是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老人个子不高,但显得非常健康,双目有神,相貌清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鹤发童颜。

&ldo;请问你就是风老先生?&rdo;

&ldo;正是本人。&rdo;老人用浓重的方言口音回答。

苏醒好不容易才听懂,他犹豫了一会儿,说:&ldo;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rdo;

&ldo;先请进来吧。&rdo;

说完,老人把他让进了房里。客厅里布置的古色古香,让人以为又回到了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苏醒刚在一把红木椅子上坐下,老人给他冲了一杯浓香四溢的茶叶。

&ldo;年轻人,你想问什么事,不妨直言。&rdo;

苏醒的嘴唇颤抖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四个字‐‐&ldo;夜半笛声。&rdo;

老人扬了扬眉毛,停顿了片刻后问道:&ldo;为什么要问这个?&rdo;

&ldo;我的名字叫苏醒,目前在为一家报社攥稿,是关于50多年前&lso;夜半笛声&rso;传说的一篇纪实文章。我已经调查过很多人,他们都指点我来找您老。&rdo;

&ldo;那不是传说,而是事实。&rdo;老人自己咂了一口茶,用那浓重的口音说,&ldo;年轻人,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rdo;

&ldo;因为,我也曾经是一个笛手。&rdo;

&ldo;中国竹笛?&rdo;

苏醒点点头:&ldo;在一家民族乐团里。&rdo;

&ldo;所以你对当年夜半笛声的传说很感兴趣?&rdo;虽然老人年纪很大,但思维却和年轻人一样敏捷。

&ldo;是的,如果那确实是事实的话,我想我有义务把历史的真相还原于公众。&rdo;

&ldo;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态度。好了,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rdo;

苏醒深呼吸了一口气,感到突然有些紧张,尽管这些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终于,他大着胆子问道:&ldo;风老先生,我听说您见过传说中的花衣笛手,这是真的吗?&rdo;

老人又扬起了眉毛,微微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他用茶杯的盖子在杯口不断地擦着,发出奇特的声音,然后轻轻地咂了一口茶水。他终于点了点头说:&ldo;是的,我曾经见过他,也就是传说中的花衣笛手。&rdo;

&ldo;能说说具体的情况吗?&rdo;苏醒一边说,一边已经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ldo;说来话长,那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西历1945年。那时候我还很年轻,至今回想起来,已经过去了58年,但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rdo;

然后,老人就用那浓重的南方口音,把58年前他亲身经历的所有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虽然他的方言让苏醒感到很不适应,经常要停下来把再说一遍才能听懂。但这也没办法,像他这样的老人家要说好国语实在太难了。

老人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苏醒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一直写到手都麻木了。最后,老人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ldo;行了,我已经全都告诉了。&rdo;

&ldo;非常感谢。&rdo;苏醒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笔记,看来确实不虚此行,但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ldo;风老先生,还有一事请教。您老在当年见过那支神秘的笛子吗?&rdo;

&ldo;你是说那位神秘笛手的笛子?&rdo;老人眯起眼睛,又沉思了片刻之后说,&ldo;对,当年我确实与那支笛子有过一面之缘。&rdo;

&ldo;您老还记得那支笛子是什么样吗?&rdo;

老人又回想了一下,缓缓地说:&ldo;那是一支传统样式的中国竹笛,表面是棕黄色的,笛孔间镶嵌紫红色的丝线。笛子上没有留下制作者的落款和时间,惟有在笛子的最上端刻着两个行书汉字,那两个字是‐‐&rdo;

&ldo;那两个字是什么?&rdo;苏醒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老人似乎一时记不起来了,他闭起眼睛想了很久,终于说出了那两个字:&ldo;小枝。&rdo;

苏醒的面色如死人般苍白。

二十二

成天做了一个梦。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立刻就睁开眼睛,看到了黑色的天花板。他感到自己的后背出了许多虚汗,浑身发热,于是便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看了看窗外,在朦胧的夜色中,只看到自家窗前的铁栅栏。这些铁栅栏立刻就让他想起了爸爸:现在爸爸一定也看着铁栅栏,想着7岁的儿子呢。他的爸爸就住在铁栅栏的世界里,今天上午妈妈刚带他去看过。那里很远很远,有着高高的大墙,墙上架着带电的铁网和武警的岗亭。7岁的成天已经有一年没见到爸爸了。爸爸刚进去的时候,他还在读幼儿园,等父子再相见的时候,儿子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铁栅栏后的爸爸剃着光光的头,儿子还以为爸爸做了和尚。虽然隔着铁栅栏,爸爸还是亲了亲他,他被爸爸那浓密的胡茬刺痛了,还感到爸爸的眼泪流到了他的嘴唇上,那味道咸咸的。妈妈和爸爸一句话都没有说,她始终都低着头,就好像做了什么错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