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十大古典白话长篇是什么 >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第1页)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第1页)

“痘疹恶疾胜疮伤,不信人间有异力;泡紫毒生追命药,浆清气绝索魂汤。时行户户多遭难,传染人人尽着伤,不是武王多福荫,枉教军士丧沙场。”

话说吕岳匆忙走进瘟癀阵,杨任毫不犹豫地紧紧追了上去。吕岳迅速登上八卦台,撑起瘟癀伞,猛地往下一罩。杨任见状,立刻挥动五火扇,朝着瘟癀伞用力一扇,那瘟癀伞瞬间化作灰烬,随风飘散。杨任紧接着又连续扇了好几下,只见那二十把瘟癀伞全都被扇成了飞灰。瘟部神李平见势不妙,赶忙走进阵中,试图劝解吕岳,让他不要再与周兵作对。无奈这一切都是天数注定,李平刚一靠近,就被杨任一扇子扇了过来。可怜李平,根本来不及逃脱,就这样一命呜呼。真是:一点灵心分邪正,反遭一扇丧微躯。

李平不幸被杨任一扇子扇成了灰烬,陈庚见状,怒火中烧,破口大骂:“你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妖人,竟敢伤害我弟弟!”说着,他挥舞着兵刃,恶狠狠地朝着杨任扑了过去。杨任毫不畏惧,再次挥动扇子,连续扇了好几下。这扇子威力巨大,莫说是陈庚一人,就连周围的土地都被扇得一片通红。

吕岳在八卦台上,看到局势如此凶险,急忙捏起避火诀,妄图趁机逃走。然而,他却不知道杨任手中的这把扇子,乃是由五火真性汇聚而成,威力绝非普通五行之火可比,岂是区区避火诀就能躲避得了的。吕岳眼见火势越来越猛,根本无法压制,无奈之下,只得转身往后逃窜。杨任岂会放过他,快步追上前去,接连扇了好几下。这几下下去,八卦台连同吕岳一起,都被烧成了灰烬,吕岳的三魂七魄也随之奔赴封神台而去。有诗为证:“九龙岛内曾修炼,得道多年根未深;今日遭逢神火扇,可知天意灭真心。”

话说杨任成功破了瘟癀阵,只见姜子牙伏在四不象上,手中紧紧握着杏黄旗,左右两侧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金花簇拥,保护着他的身体。众门人见此情景,纷纷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姜子牙搀扶下来。此时的姜子牙,面色如淡金一般,沉默不语。只见四不象猛地一跃而起,武王在辕门远远望见武吉背着姜子牙走来,心中悲痛,忍不住垂泪说道:“相父一心为国为民,受尽了千辛万苦。”随后,武吉将姜子牙背至中军大帐,轻轻放在卧榻之上。云中子赶忙取出丹药,缓缓灌入姜子牙口中,让丹药顺利送下丹田。过了一会儿,姜子牙缓缓睁开双眼,看到众将官整齐地站立在左右两侧,这才开口说道:“有劳各位费心了。”武王见姜子牙醒来,心中大喜,说道:“相父暂且安心调养,不必过于操劳。”

姜子牙在军中安心调养了数日。这天,云中子前来探望,对姜子牙说道:“子牙,你且放宽心。待到‘万仙阵’之时,我等必定再来助你一臂之力。今日我便要告辞了。”姜子牙深知云中子来去自由,不便强行挽留,只得目送云中子返回终南山。

姜子牙调养好身体后,便开始谋划攻打穿云关。这时,杨任走上前说道:“前些日子,我已经暗中将黄飞虎、南宫适、洪锦、徐盖四位将军放了进去,元帅可速速调遣他们,里应外合,定能拿下此关。”姜子牙听后,心中大喜,既然杨任说有四将在关内接应,那便需要从外部发起进攻,如此方可顺利取关。于是,姜子牙立即传令,点齐众将,准备攻打穿云关。

且说徐芳得知瘟癀阵已破,又有左右来报,说方义真已死,那四位被擒的周将也不知去向,心中顿时慌乱起来。就在这时,只听关外杀声震天,锣鼓齐鸣,喊声连绵不绝,仿佛天崩地塌一般。徐芳急忙登上关楼,准备守御。只见周兵大队人马从四面蜂拥而来,纷纷架起云梯,点燃火炮,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雷震子见状,更是怒不可遏,振翅飞到空中,手中的黄金棍用力一挥,只听“咔嚓”一声,城楼上的敌楼被砸塌了半边。徐芳见此情形,吓得惊慌失措,再也禁受不住,急忙下城逃窜。此时,雷震子早已如神兵天降,稳稳地站在了城墙上。哪吒也不甘示弱,脚蹬风火轮,迅速登上城楼。守城的军士们见雷震子如此勇猛凶恶,吓得纷纷四散而逃。哪吒趁机下城,挥剑斩断了城门的锁钥,周兵如潮水般一拥而入。

徐芳见周营大队人马已经冲进关内,无奈之下,只得纵马提枪,上前抵挡。然而,他很快就被周营的大小众将团团围住,陷入了混战之中。且说黄飞虎、南宫适、洪锦、徐盖四人,在关内听到关外喊杀声震天,知道是周兵进攻得手。四人立刻步行赶到关前,只见周兵已经将徐芳团团困住。黄飞虎见状,大声喊道:“徐芳,休要逃走!我来了!”徐芳正在慌乱之际,突然看到黄飞虎等四人冲杀过来,不禁大吃一惊。慌乱之中,他措手不及,被黄飞虎一剑砍来。徐芳急忙往后一闪,那剑虽然没有砍中他的身体,却砍在了马头上。马匹吃痛,瞬间将徐芳掀翻在地,徐芳就这样被士卒生擒活捉,五花大绑地押到了关下。

众将见徐芳已被擒获,纷纷收兵,迎接姜元帅进关。姜子牙进关后,在营帐中升帐坐下,随后立刻出榜安民。黄飞虎、南宫适等人前来拜见姜子牙,姜子牙感慨地说道:“将军等遭受囚禁之苦,幸好皇天庇佑,如今转祸为福。这都是将军等一心为国,忠心耿耿,才感动了天地啊。”众将在穿云关安顿好之后,姜子牙下令:“把徐芳押上来。”左右士卒立刻将徐芳推到阶前。徐芳昂首挺立,拒不跪地。姜子牙见状,怒声骂道:“徐芳!你竟然擒获了自己的兄长,全然不顾手足之情;作为臣子,又未能尽到守护边疆的责任。你还有何颜面如此傲慢无礼?简直就是人面兽心!来人,速速将他推出去斩首!”众军士领命,将徐芳推出营帐,斩首示众,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穿云关,以儆效尤。

武王见战事告捷,心中欢喜,设宴与众将一同饮酒,犒赏三军。第二天,姜子牙传令起兵。大军前行了八十里,来到潼关,安营扎寨。一时间,炮声隆隆,营寨迅速搭建起来。姜子牙升帐,众将官纷纷前来参拜。参拜完毕后,众人开始商议攻打潼关的计策。

且说潼关的主将余化龙,有五个儿子,分别是余达、余兆、余光、余德,其中只有余德一人在海外出家,不在潼关。因此,与余化龙一同镇守此关隘的,只有父子四人。这天,忽然听到关外炮声响起,探事的士兵急忙来报,说周兵已经抵达关下,安营扎寨。余化龙听后,对四个儿子说道:“周兵此次前来,一路之上屡屡得胜,如今到了这里,必定也是强敌。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可掉以轻心。”四个儿子齐声应道:“父亲放心,姜子牙能有多大能耐?不过是偶然得胜罢了。我们料定他绝对过不了这潼关。”余化龙父子几人正在商议,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姜子牙第二天升帐,询问左右:“哪位将领愿意前往潼关,与敌军交战?”话音刚落,太鸾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末将愿往!”姜子牙点头应允。太鸾领命,出了营帐,来到关下挑战。哨马迅速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长子余达出关迎敌。余达领令,披挂整齐,骑着战马,威风凛凛地滚出关来。只见他头戴紫金冠,束着头发,飞凤盔上插着雉尾,面色如傅粉一般白净,身上穿着大红袍,外罩连环甲,腰间系着狮鸾宝带,显得格外玲珑。手中握着的打将钢鞭,如同铁塔一般沉重,胯下的银鬃马奔跑起来,犹如飞云一般迅速。他手持白银枪,枪杆上挂着一面大红旗,上面写着大大的金字:潼关首将名余达。

太鸾见余达出关,大声喝道:“潼关来将,报上名来!”余达回应道:“我乃余元帅长子余达是也。早就听闻姜尚大逆不道,兴兵作乱,不守臣子本分,竟敢冒犯朝廷的关隘,简直是自取灭亡!”太鸾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家元帅乃是奉天征讨,东进五关,为的是吊民伐罪,会合天下诸侯,共商伐商大计。如今五关已过其三,你竟然还敢抗拒天兵?速速倒戈投降,或许还能饶你一命。否则,等到关隘被攻破之日,玉石俱焚,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余达听后,勃然大怒,挥舞着长枪,直刺太鸾。太鸾毫不畏惧,举起手中的大刀,迎着余达的枪奋力抵挡。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了二三十回合。余达见难以取胜,便心生一计,拨马佯装逃走。太鸾不知是计,以为余达不敌,急忙拍马追赶。余达听到身后马蹄声渐近,知道太鸾追了上来,他悄悄挂下长枪,取出撞心杵,猛地回手一杵,正中太鸾的面部。太鸾猝不及防,顿时翻下鞍鞒。可怜这位为将之人,真是:祸福随身於顷刻,翻身落马项无头。

余达用撞心杵将太鸾打下马来后,又补上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随后,余达割下太鸾的首级,得意洋洋地掌鼓进关,向父亲请功。余化龙见儿子得胜归来,十分高兴,下令将太鸾的首级悬挂在关上,以示警戒。周营的败兵逃回营中,将太鸾战死的消息报告给姜子牙。姜子牙听闻太鸾已死,心中十分不悦。

第二天,姜子牙再次升帐。苏护上前请命,想要去攻打潼关,姜子牙同意了。苏护骑上战马,来到关下挑战。哨马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次子余兆出关迎敌。苏护见余兆出关,问道:“来者何人?”余兆回答道:“我乃余元帅次子余兆是也。你是何人?”苏护说道:“我非别人,正是冀州侯苏护。”余兆听后,说道:“老将军,末将不知您是老皇亲。老将军身为贵戚,世受国恩,理应共同守护王土,报效朝廷。为何却要忘记椒房之宠,一旦造反,助纣为虐呢?末将实在为将军感到不值。一旦武王失败,那时将军被擒,身死国亡,还会遗臭万年,追悔莫及。还请将军速速倒戈投降,尚可转祸为福。”苏护听后,大怒道:“天下大势已去,如今八九成的土地都已不再是商土,岂在乎这一个潼关?”说罢,纵马摇枪,直取余兆。余兆急忙用手中的枪奋力抵挡。二人的战马往来交错,没战几个回合,余兆突然取出一面杏黄旗,用力一展。刹那间,只见一道金光闪过,余兆连人带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苏护见状,心中大惊,急忙左右查看。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马蹄声响起,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余兆已经一枪刺中了他的胁下。苏护惨叫一声,翻鞍落马,一缕冤魂直奔封神台而去。余兆割下苏护的首级,进关向父亲报功。余化龙见儿子又立了一功,十分高兴,下令将苏护的首级悬挂在关上,庆祝胜利,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姜子牙又见折损了苏护,心中十分悲痛,深感惋惜。苏护的长子苏全忠听闻父亲战死的噩耗,悲痛欲绝,痛哭着上帐,请求为父报仇。姜子牙无奈之下,只得应允。苏全忠领命,来到关下挑战。哨马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第三子余光出关迎敌。苏全忠见关中出来一位少年将领,顿时切齿咬牙,大声喝道:“你可是余兆?快来受死!”余光回答道:“非也,我乃是余元帅三子余光是也。”苏全忠大怒,纵马摇戟,朝着余光冲杀过去。二人的战马相交,枪戟并举,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余光见难以取胜,便按下手中的枪,取出梅花镖,回手一镖。只见五枚梅花镖一齐出手,苏全忠躲避不及,身中三镖,险些从马上坠落下来。他强忍着疼痛,败回周营。余光见苏全忠败走,得胜进关,向父亲复命,报告说用镖打退了苏全忠。余化龙听后,说道:“明日我亲自出战,与姜尚一决高下。我定要设下计谋,共同破敌,务必取得全胜。”

第二天,潼关内点响了火炮,呐喊声震天。余化龙带领四个儿子出关,来到周营挑战。哨马迅速将消息报入营中,姜子牙与众将急忙出营迎战。只见周营左右军威整齐,气势磅礴。余化龙见姜子牙出兵,心中暗自感叹:“人言姜子牙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余化龙仔细观察一番后,一马当先,高声喊道:“姜子牙,请了!”姜子牙回礼道:“余元帅!我因身穿甲胄,不便行全礼。我姜子牙奉天征讨独夫民贼,为的是铲除无道,吊民伐罪。因此,所到之处,望风纳降者,皆能保全富贵。而那些逆天而行、拒不投降者,随即败亡,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元帅可不要以为昨日三次侥幸得胜,就认为这是必胜之策。倘若执迷不悟,一旦玉石俱焚,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还请元帅三思而后行,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余化龙听后,不屑地说道:“像你这般出身浅薄之人,根本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懂得皇恩浩荡。只会妖言惑众,造反叛主,妄图逞一时之狂妄。今日遇到我,定要让你片甲无存,死无葬身之地!”说罢,厉声大叫:“左右,谁与我拿下姜尚,立头功一件?”只见他的四个儿子,如饿虎扑食一般,冲杀过来。苏全忠见状,立刻挺枪迎战余达,武吉挥刀抵住余兆,邓秀舞动兵器拦住余光,黄飞虎则与余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余化龙则压住阵脚,指挥战斗。四对儿战将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场大战,真是杀得昏天黑地,鬼哭神嚎。只见战场上旗帜飘扬,四对将领各逞英豪。长枪阔斧相互交错,短剑寒光闪烁。苏全忠英勇无比,余达犹如猛虎摇头;武吉大喊着要活拿余兆,邓秀则高呼着要生擒余光。黄飞虎恨不得一枪将余先挑落马下,众儿郎们则如潮水般呐喊助威。不一会儿,天地间便昏暗无光,杀了许久,只听得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这一阵直杀得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然而双方却依然不肯罢休。

八员战将,各个奋勇争先,都想立下头功。余达见难以取胜,便拨马佯装逃走。苏全忠不知是计,急忙拍马追赶。余达见苏全忠追了上来,突然回手一杵,正中苏全忠的护心镜。只听“咔嚓”一声,护心镜被打得粉碎,苏全忠也被这股巨大的力量震得翻身落马。余达见状,立刻勒回马,挺枪便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雷震子展开双翅,如闪电般飞来。他手中的黄金棍用力一挥,当头朝着余达砸了过去。余达无奈,只得连忙举棍抵挡。周营内早有偏将尹公,趁机将苏全忠救了回去。

话说余化龙见雷震子敌住了余达,便亲自纵马舞刀,朝着姜子牙杀了过去。哪吒见此情形,立刻脚踏风火轮,挺枪迎战。二人在战场上往来冲突,杀得难解难分。两军将士也不甘示弱,纷纷奋勇厮杀,一时间,战场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正在战斗激烈之时,杨戬押运粮草回到了营地。他见姜子牙正在与敌军交战,便立马横刀,在一旁观战。只见战场上十名战将你来我往,难分胜负。杨戬心中暗自思忖:“我且暗中助他们一臂之力。”于是,他远远地祭起哮天犬。余化龙毫无防备,被哮天犬一口咬住了脖子,连头盔都被扯掉了。哪吒见余化龙受伤,趁机祭起乾坤圈,正中余光的肩窝。余化龙父子见势不妙,只得大败而逃。周兵见状,士气大振,挥动着人马,趁机冲杀过去。只杀得敌军尸横遍野,血淋满地。姜子牙见战事取得胜利,便下令鸣金收兵,掌鼓回营。眼前得胜欢回寨,只恐飞灾又降临。

话说余化龙被哮天犬咬伤,余光的肩背也受了伤,父子二人疼得呻吟了一整夜,整个府中上下都不得安宁。没过几天,余德回家探望父亲。家将赶忙禀报:“五爷回来了。”此时余化龙仍在不停地呻吟。

余德快步走到父亲的卧榻旁,看到父亲这般痛苦的模样,急忙询问缘由。余化龙便把之前与周兵交战,被杨戬的哮天犬咬伤,以及余光受伤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余德。余德听后,说道:“父亲莫慌,这是哮天犬咬伤所致。”他赶忙取出丹药,用水调和后给父亲敷上,没过多久,余化龙的伤势就痊愈了。接着,余德又调配药物,为兄长余光进行调治。当晚的事情暂且不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