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十大古典白话长篇是什么 >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第1页)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第1页)

有一首《满庭芳》词这样赞誉吴用:

通天彻地,能文会武,广交四海豪英。胸藏锦绣,义气更高明。潇洒纶巾野服,笑谈将、白羽麾兵。聚义处,人人瞻仰,四海久驰名。韵度同诸葛,运筹帷幄,殚竭忠诚。有才能冠世,玉柱高擎。遂使玉麟归伏,命风雷驱使天丁。梁山泊军师吴用,天上智多星。

这首词,专门称道吴用的过人之处。只因龙华寺的僧人向宋江提及河北三绝玉麒麟卢俊义的名字,吴用便说道:“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怀着一片忠义之心,哪怕舍生忘死,也要径直前往北京,劝说卢俊义上山,这在我看来,就如同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易如反掌。只是我还缺一个行事大胆、心思粗疏的伙伴与我一同前往。”话还没说完,只见台阶下有一人高声喊道:“军师哥哥,小弟愿陪你走这一遭!”吴用不禁大笑。这人是谁呢?正是好汉黑旋风李逵。宋江赶忙喝止道:“兄弟,你先住口!若是需要在上风放火、下风杀人,或是打家劫舍、闯荡各州府,用得着你。可这次是去做精细隐秘的事情,你这火爆性子,去不得。”李逵嘟囔道:“你们都嫌我生得丑陋,嫌弃我,不让我去。”宋江解释道:“不是嫌弃你。如今大名府里捕快众多,倘若被人识破身份,白白丢了你的性命。”李逵叫嚷道:“无妨,我一定要去走一趟。”吴用见状,说道:“你若能依我三件事,我便带你去;若做不到,就只能留在寨中。”李逵豪爽地说:“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我也依你!”吴用接着说:“第一件,你酒性如烈火,从今日起必须戒酒,等回来后再喝;第二件,一路上你要扮作道童,跟在我身边,我若叫你,不可违抗;第三件最为困难,从明日开始,你要闭嘴,装作哑巴。若能做到这三件事,我便带你去。”李逵有些为难地说:“不喝酒,扮道童,这我能做到;可让我闭着嘴不说话,这简直要憋死我!”吴用劝道:“你一开口,就可能惹出大祸。”李逵灵机一动,说:“这也容易,我嘴里衔一文铜钱不就好了!”宋江无奈道:“兄弟,你若执意要去,只怕会有闪失,到时候可别怪我。”李逵满不在乎地说:“没事,没事!我这两把板斧可不是吃素的,就算被他们抓住,少说也得砍他千百个鸟头!”众头领听了,都忍不住发笑,却怎么也劝不住他。

当天,忠义堂上摆下筵席,为吴用和李逵送行。到了晚上,众人各自回去歇息。第二天一大早,吴用收拾好一包行李,让李逵打扮成道童模样,挑起担子下山。宋江与众头领都来到金沙滩送行,再三叮嘱吴用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李逵出什么差错。吴用和李逵告别众人后,便下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宋江等人则返回山寨。

且说吴用和李逵二人一路朝着北京进发,走了四五天后,天色渐晚,便找了家客栈投宿,第二天黎明便生火做饭,接着上路。一路上,李逵可把吴用折腾得够呛。又行了几日,他们终于赶到北京城外,在一家店肆里住下。当晚,李逵去厨房做饭,只因店小二没帮他生火,他一拳便将店小二打得吐血。店小二跑到房间里,向吴用哭诉道:“你的那个哑道童,我没帮他生火,他就把我打得吐血。”吴用赶忙向店小二赔礼道歉,拿出十几贯钱给他养伤,心里暗自埋怨李逵,这事儿也就暂且搁下了。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们吃过早饭,吴用把李逵叫进房间,叮嘱道:“你这小子,非要跟着来,一路上可把我气坏了!今日进城,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可千万别害了我的性命!”李逵连忙保证:“不敢,不敢!”吴用又说:“我再和你约定个暗号:要是我摇头,你就千万别乱动。”李逵点头答应了。两人在店里收拾妥当,便打扮一番,准备进城。他们打扮成什么样子呢?

吴用头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身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系着一条杂采吕公绦,脚蹬一双方头青布履,手里拿着一副赛黄金熟铜铃杵。李逵则顶着几根蓬松的黄发,绾着两枚浑骨丫髻,黑虎般的身躯穿着一领粗布短褐袍,飞熊似的腰上勒着一条杂色短须绦,脚穿一双蹬山透土靴,扛着一条过头木拐棒,挑着个纸招儿,上面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

吴用和李逵装扮好后,锁上房门,离开店肆,朝着北京城南门走去。没走多远,便望见了城门,北京果然气势非凡!但见:

城高地险,堑阔濠深。一周回鹿角交加,四下里排叉密布。敌楼雄壮,缤纷杂采旗幡;堞道坦平,簇摆刀枪剑戟。钱粮浩大,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东西院内,笙箫鼓乐喧天;南北店中,行货钱财满地。公子跨金鞍骏马,佳人乘翠盖珠軿。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当时,天下各处盗贼蜂起,各州府县都有军马驻守。而北京作为河北的第一重镇,又有梁中书统领大军镇守,城防布置得极为严密。

且说吴用和李逵两人,大摇大摆地来到城门前。守门的左右大概有四五十名军士,簇拥着一位把门的官员坐在那里。吴用走上前去,施了一礼,军士问道:“秀才从哪里来?”吴用回答道:“小生姓张名用,这个道童姓李。我们在江湖上靠卖卦为生,如今来到贵郡,为大家测算命运。”说着,吴用从身边拿出假的文书凭证,递给军士查看。众人看了看李逵,说道:“这个道童的眼神,跟贼似的,直勾勾地看人。”李逵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正要发作,吴用赶忙摇了摇头,李逵这才低下头,强忍着怒火。吴用赶忙上前,陪着笑脸对把门的军士说:“小生实在是有苦难言!这个道童又聋又哑,只有一身蛮力,是家里从小养大的,没办法,只能带他出来。这孩子不懂事,还望各位多多包涵,千万别见怪!”说完,便告辞离开了。李逵跟在吴用身后,高一脚低一脚地朝着集市中心走去。吴用手中摇着铃杵,嘴里念着四句口号:

“甘罗发早子牙迟,彭祖颜回寿不齐。

范丹贫穷石崇富,八字生来各有时。”

吴用接着说道:“这都是时运和命运啊。知晓生死,明白因果。若要问前程如何,先交白银一两。”说完,又摇起铃杵。北京城内的五六十个小孩子,跟在他们后面,一边看一边笑。两人正好转到卢员外的解库门口,吴用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大笑,走了又回来,引得孩子们哄闹起来。

此时,卢员外正在解库厅前坐着,看着主管们收解事务,忽然听到街上喧闹不已,便叫来当差的问道:“街上为何如此热闹?”当差的连忙回禀员外:“真是好笑,街上有个从别处来的算命先生,在卖卦,算一命要一两银子。谁舍得花这钱啊!他后面跟着的那个道童,模样长得十分怪异,走路姿势也难看,小的们都跟着他们,看笑话呢。”卢俊义听了,说道:“既然敢夸下海口,想必有真才实学。当差的,去把他给我请来。”正所谓天罡星注定要相聚,机缘自然就来了。当差的赶忙跑去,对吴用说:“先生,员外有请。”吴用问道:“是哪位员外请我?”当差的回答:“是卢员外。”吴用便招呼道童跟着他转身回去,掀起帘子,走进厅前,让李逵在鹅项椅上坐好等候。吴用走上前去,见到卢员外,只见此人长相如何?有《满庭芳》词为证: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义胆忠肝贯日,吐虹蜺志气凌云。驰声誉,北京城内,元是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慷慨名扬宇宙,论英雄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河北玉麒麟。

这首词专门称赞卢俊义的豪杰气概。吴用向前施了一礼,卢俊义连忙欠身还礼,问道:“先生是哪里人氏?尊姓大名?”吴用回答道:“小生姓张名用,自号谈天口。祖籍山东。能推算皇极先天数,知晓人的生死贵贱。算一卦需白银一两。”卢俊义将吴用请入后堂的小阁子里,宾主分坐定;喝过茶汤后,卢俊义吩咐当差的取来白银一两,放在桌上,权当是压命的资费,说道:“麻烦先生为我推算一下命运。”吴用说:“请告知您的出生年月日时。”卢俊义说:“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提及我家境豪富,只求先生推算我眼下的运势。我今年三十二岁,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取出一把铁算子,摆在桌上,推算起来。算了一会儿,吴用拿起算子,在桌上猛地一拍,大声叫道:“怪哉!”卢俊义吓了一跳,忙问:“我的命运主何凶吉?”吴用说:“员外若不见怪,我便直言相告。”卢俊义说:“正想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直说无妨。”吴用说道:“员外的命数,不出百日之内,必定会有血光之灾,不仅家私难以保全,还会死于刀剑之下。”卢俊义听了,笑着说:“先生此言差矣!我卢俊义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没有犯法之男,亲族没有再婚之女;而且我做事一向谨慎,不合理的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家中既没有男丁为盗,也没有女子为非作歹,怎么会有血光之灾呢?”吴用听后,脸色一变,急忙将原银退还,站起身来就要走,口中还叹息道:“天下之人原来都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言。罢了,罢了!我分明为你指明了平坦大道,你却把忠言当作恶语。小生这就告辞。”卢俊义见状,忙说:“先生息怒,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还请先生多多指教。”吴用说:“那我便直言了,还望员外切勿见怪。”卢俊义说:“我洗耳恭听,还请先生不要有所隐瞒。”吴用说:“员外的命数,一直都行好运。但今年犯了岁君,正值恶限。在这百日之内,员外会遭遇不测,尸首分离。这是命中注定,难以逃脱。”卢俊义问道:“可有办法回避这场灾祸?”吴用又用铁算子推算一番,然后对卢俊义说:“除非前往东南方巽地一千里之外,方可躲过此劫。虽然会有些惊险,但不会危及性命。”卢俊义说:“若能躲过此难,定当重重酬谢。”吴用说:“员外命中有四句卦歌,我且说与员外,写在墙上,日后应验了,方知我所言不虚。”卢俊义说:“来人,取笔砚来。”吴用口念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当时,卢俊义将这四句写在白粉壁上,吴用收拾好算子,作揖告辞。卢俊义挽留道:“先生稍坐,用过午饭再走。”吴用回答道:“多谢员外盛情,只是耽误了我卖卦的时间,改日再来拜访。”说罢,起身离开。卢俊义将吴用送到门口,李逵拿起拐棒,跟着走出门外。吴学究告别卢俊义后,带着李逵,径直出城,回到客栈,结清房钱和饭钱,收拾好行李包裹。李逵挑起卦牌,两人出了店肆。吴用对李逵说:“大事已成!我们星夜赶回山寨,安排好圈套和机关,迎接卢俊义。他很快就会来了。”

且不说吴用和李逵返回山寨的事,单说卢俊义自从找吴用算卦之后,内心忧心如焚,坐立都不安稳。当晚无话,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清晨,卢俊义洗漱完毕,吃过早饭,来到堂前,便吩咐当差的去召集众多主管,商议事务。不一会儿,主管们都到齐了。其中有个主管,姓李名固,负责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李固本是东京人,当初来北京投奔相识之人,却未能如愿,在卢员外门前冻倒。卢俊义救了他的性命,还把他留在家里。见他做事勤恳,又能写会算,便让他管理家中事务。五年时间,就将他提拔为都管,家中内外的一切家私都由他负责,手下还管着四五十个负责行商的管事,一家人都称他为李都管。当天,大小管事之人都跟着李固来到堂前,向卢俊义行礼问安。卢员外扫视一圈,问道:“怎么没见我那一个人?”话还没说完,台阶前便走来一人。此人长相如何呢?但见: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戴一顶木瓜心攒顶头巾,穿一领银丝纱团领白衫,系一条蜘蛛斑红线压腰,着一双土黄皮油膀胛靴。脑后一对挨兽金环,护项一枚香罗手帕,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

这人是北京本地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卢员外家中抚养长大。因为他一身肌肤洁白如雪,卢俊义特地请了一位手艺高超的匠人,为他刺了一身遍体的花绣,就如同玉亭柱上铺着一层软翠。若是比拼锦绣之体,无论何人,都要输给他。此人不仅有一身漂亮的花绣,还吹拉弹唱、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样样精通,诸路乡谈、诸行百艺的市语也都知晓。更难得的是,他武艺高强,无人能及。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到郊外打猎,从不放空箭,箭到物落。晚上入城时,少说也能猎获百十个虫蚁。要是参加锦标社的比赛,那些奖品肯定都是他的。而且此人极为机灵,一点就通。他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字一个青。北京城里的人顺口都叫他浪子燕青。曾有一篇《沁园春》词,专门称赞燕青的好处。但见: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驰名。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原来燕青是卢俊义的心腹之人。众人都到厅上行礼问安后,分作两行站定。李固站在左边,燕青站在右边。卢俊义开口说道:“我昨晚算了一卦,说我有百日血光之灾,除非去东南方向一千里之外躲避。我想东南方有个泰安州,那里有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的金殿,掌管着天下人民的生死灾厄。我一来去那里烧香,消灾灭罪;二来躲过这场灾祸;三来做些买卖,顺便看看外面的景致。李固,你去帮我找十辆太平车子,装上十车山东货物,你自己也收拾行李,跟我走一趟。燕青,你掌管着家里库房的钥匙,今天就和李固交接一下。我三天之内就要出发。”李固说道:“主人,您这就错了。常言说:‘贾卜卖卦,转回说话。’您可别听那算命的胡言乱语。就待在家里,有什么好怕的?”卢俊义道:“这是我命中注定的,你不要违抗我。要是真有灾祸降临,后悔可就晚了。”燕青说道:“主人,您且听小乙的愚见。去山东泰安州这条路,正好经过梁山泊边上。近年来,梁山泊里有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都拿他们没办法。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些再去,别信昨晚那个算命的胡说八道。说不定他就是梁山泊的歹人,假装成阴阳先生来蛊惑您,想骗您去那里落草为寇。可惜昨晚我不在家,要是在家,三言两语就能问倒那先生,说不定还能看一场好戏。”卢俊义道:“你们不要胡说,谁敢来骗我!梁山泊那伙贼寇算得了什么,我看他们如同草芥一般。我还特地要去捉他们,把我平日里学成的武艺在天下人面前显扬一番,也算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话还没说完,屏风背后走出一位娘子,正是卢员外的妻子。她年方二十五岁,姓贾,嫁给卢俊义才五年,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娘子贾氏说道:“丈夫,我听你说了半天了。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里。’别听那算命的瞎说,丢下这么大的家业,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担惊受怕的。你就待在家里,清心寡欲,安稳地过日子,自然不会有事。”卢俊义道:“你妇道人家懂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从口出,算命先生的话,必定关乎吉凶。我主意已定,你们都不要多言。”

燕青又说道:“小人承蒙主人福荫,学了些棒法在身。不是小乙我自夸,要是陪着主人走这一趟,路上就算有些草寇出来,我也能打发三五十个。让李都管看家,我陪着主人去。”卢俊义道:“我做买卖不太懂行,李固懂,他能帮我不少忙,所以留你在家看守。自然有别人管账,你就当好这个桩主。”李固又说道:“小人最近得了脚气病,实在走不了太多路。”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走一趟,你却有这么多推脱的理由。要是再有谁阻拦我,可别怪我不客气!”李固吓得脸色惨白,众人谁还敢再说什么,各自散去。

李固只好忍气吞声,去安排行李。他找来十辆太平车子,雇了十个脚夫,准备好四五十匹拉车的牲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货物也捆绑妥当。卢俊义自己也去整理行装。第三天,举行了祭祀仪式,给众人分发了祭品。家中的男女老少,卢俊义都一一嘱咐了一番。当晚,他先让李固带着两个当差的,把行李都收拾好,送出城去。李固走后,娘子看着车仗,流下泪来,转身离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卢俊义起床,沐浴完毕,换上一身新衣服,取出器械,来到后堂,辞别了祖先的香火,便出门上路。看看卢俊义此时的打扮:

头戴范阳遮尘毡笠,拳来大小撒发红缨,斜纹缎子布衫,查开五指梅红线绦,青白行缠抓住袜口,软绢袜衬多耳麻鞋。腰悬一把雁翎响铜钢刀,海驴皮鞘子,手拿一条搜山搅海棍棒。端的是山东驰誉,河北扬名。

当下,卢俊义拜别家堂,嘱咐娘子:“好好看家,多则三个月,少则四五十天我就回来。”贾氏说道:“丈夫,路上小心,多寄书信回来,好让家里知道你的情况。”说完,燕青在面前下拜。卢俊义嘱咐道:“小乙,在家要事事用心,不可去那些烟花柳巷之地闲逛。”燕青道:“主人放心,小乙不敢偷懒闲逛。主人此次出行,我怎敢懈怠!”卢俊义拿起棍棒,出了城。有诗一首,专门称赞卢俊义的这条好棒:

挂壁悬崖欺瑞雪,撑天拄地撼狂风。

虽然身上无牙爪,出水巴山秃尾龙。

李固前来迎接,卢俊义说道:“你带两个伴当前面先走。找个干净的客店,先做好饭,等车仗脚夫到了就吃,别耽误了行程。”李固也拿起一条杆棒,先和两个伴当前行。卢俊义和几个当差的,随后押着车仗出发。一路上,只见山明水秀,道路宽阔平坦,卢俊义心中欢喜,说道:“我要是待在家里,哪里能见到这般景致!”走了四十多里路,李固前来迎接主人。众人吃过点心和午饭,李固又先行出发。又走了四五十里路,到了客店,李固已安排好车仗人马的住宿和饮食。卢俊义来到店房内,倚好棍棒,挂好毡笠儿,解下腰刀,换了鞋袜,住宿和饮食之事不必细表。第二天清早,众人生火做饭,吃过饭后,收拾好车辆和牲口,又继续上路。

此后,他们一路晓行夜宿,过了几天,来到一家客店住宿。第二天清晨,准备出发时,店小二对卢俊义说道:“官人,跟您说个事儿,离小店不到二十里路的地方,正好要经过梁山泊边的口子。山上的宋公明大王,虽然不伤害来往的客人,但官人您还是悄悄过去,千万别大惊小怪。”卢俊义听了,说道:“原来如此!”便让当差的取下衣箱,打开锁,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袱,取出四面白绢旗;又向小二哥要了四根竹竿,每根竹竿上绑起一面旗。每面旗上写着斗大的几个字:

“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