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新组建了一个参谋部,用来完善作战计划。
经过了仔细的研究,路明准备把80旅第一营作为主攻部队,对阿勒颇北部工业区进攻。
这里盘地区踞着胜利阵线的2000人。
将会是第一营的主要对手。
第二营在第一营的左翼,负责牵制自由军18师部队,并且他们还需要承担阻击任务。
阿勒颇东部城区,随时都可能出现,大量支援工业区部队。
萨拉丁的第三营是接管防区和作为巷战的主力部队。
毕竟第三营机械化程度,没有那两个营高。
但是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他们承担的也是巷战。
路明部署完作战计划,展开了对城北工业区进攻行动。
为了这次进攻,路明冥思苦想。最终他为防守城北的自由军和胜利阵线部队,准备一份大礼。
这就是瓦格纳步兵战术。
提起瓦格纳步兵战术,说起来很简单。
就是开战前先侦查,判断火力点和防守点位撤退和增援路线。
然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派出小分队进行人肉火力侦察,呼叫炮兵火力进行打击。
在进行多个小分队同步渗透,引导炮兵进一步打击。
同时无人机快速向阵地后方突进,进一步掌握战场态势。
这一套组合拳,最关键就是需要悍不畏死的炮灰,还是精锐炮灰进行人肉侦查扩大战场感知。
瓦格纳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一些重刑犯囚徒充当炮灰。
辅助战场的督战队,严格的执行奖惩军法,也就是抡大锤爆头的家法。
有督战队,再加上没人权的囚徒炮灰,瓦格纳战术一战成名。
而路明麾下的克隆人士兵,有严格的训练和悍不畏死漠视死亡的精神。
本身就是天然的执行瓦格纳战术的部队。
低廉的成本加上瓦格纳步兵战术,一定会给城北的反政府军送上一份大礼。
7月2日清晨,第一营准时的到达了工业区水泵机厂外围。随着122火炮的炮击,第一营展开了对北部工业区的进攻。
十五分钟以后炮击结束,打掉了先头部队三天内侦查的所有火力点。
第一营三连,派出了27个步兵小分队。
这是专门为了巷战。组成一个排的渗透分队。一个班3个突击分队,一个突击分队3个人。
一个突击手携带突击步枪和火箭筒一具,一个狙击手,一个狙击手观察员顺带还承担着炮兵引导工作。
战场电子压制,是营级电子战车辆的任务。
营级还承担战场防空和122火炮支援和122火箭炮的支援。
连级提供迫击炮火力支援,至于班用机枪支援在进攻作战就完全取消了。
组成机枪班,进行整体调动。
毕竟需要打击敌人的防守区域的时候呼叫炮兵,而不是重机枪压制。
这27个渗透分队,在第一时间就把防守在水泵机厂里的150人打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