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二年(606年)三月一日,郑州李府。
郑州城东,一座宅邸内灯火通明,李渊和他的弟弟李靖正坐在书房内低声交谈。
“如今杨广称帝不过两年,却已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四处巡游。”李渊皱眉,眼中隐隐有怒色,“通济渠、东都洛阳的营建,劳民伤财,朝廷的赋税徭役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的暴君,怎能长久坐稳江山?”李靖冷哼一声,随即目光一闪,看向李渊,“大哥,我看……这天下之主,非你莫属!”
李渊脸色骤变,立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环顾四周,低声斥责道:“慎言!慎言!”
李靖见状,连忙闭口不言。但李渊的神色却没有放松,他沉声道:“若是让杨广的耳目听见了,我们满门都要被诛。”
就在这时,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走进书房,正是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他听见刚才的对话后,兴奋地低声道:“父亲,如今杨广如此暴虐,为何我们不趁机起兵,推翻暴政?”
李渊脸色一沉,低喝道:“胡闹!”
李建成不服,正要再说什么,李渊已然起身,走到他身边,低声训斥:“谋反,岂是儿戏?凡事要看时机。如今天下百姓虽有怨言,但大多还未彻底绝望。我们若是现在揭竿而起,非但得不到支持,反而会被视作乱臣贼子!”
李建成闻言,虽不甘心,但也知道父亲深思熟虑,便不再开口。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
只见一个八岁的男孩,正站在射箭场上,英姿飒爽,拉弓搭箭,瞄准远处的靶心。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同样年幼但神采飞扬的孩子。
“哪吒,看我一箭射中红心!”男孩大喊一声,松开弓弦,箭矢如流星般飞出,正中红心!
“好箭法!”另一个男孩拍手叫好,他正是李靖的三儿子——哪吒。
而那射箭的孩童,正是日后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在另一边,一个体型魁梧的少年抬起一块千斤巨石,轻轻松松地举在头顶,周围的家仆们纷纷惊呼。
“我的天!三公子又变强了!”
李渊看着院中的三个孩子,目光深邃,对李靖道:“世民自幼聪慧,箭法已见锋芒。哪吒虽然年幼,但勇武不凡。而元霸……此子天生神力,若是日后战乱,他必能成为一员猛将。”
李靖点头道:“大哥深谋远虑,待天下百姓真正受不了杨广之暴政,便是我们起兵之时。”
李渊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内,一位身穿黑袍的游侠正在街头四处闲逛。他神色冷峻,金色的瞳孔在夜色下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此人,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自从他离开蒋州后,便一直在各地观察民间疾苦。洛阳城,乃大隋的东都,然而这里的百姓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贫苦。
他走过城西的一条街巷,看见一群瘦骨嶙峋的百姓正在拖着沉重的木材,汗水淋漓。
“快点!皇上催着要修宫殿,谁敢偷懒,军法处置!”几个官差手持鞭子,对那些劳役的百姓拳打脚踢。
孙悟空眼神微冷,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出手,便继续向前走去。
就在这时,他看到街角有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些劳役的百姓,脸上满是愤怒和不甘。
孙悟空走过去,随口问道:“这位老兄,何事叹气?”
那大汉抬头看了孙悟空一眼,叹息道:“我名尉迟敬德,年二十一,自幼习武。可是……眼看百姓被折磨,我却无能为力。”
孙悟空挑眉:“哦?你可是个练家子?”
尉迟敬德点头,拳头紧握,愤愤道:“我最看不惯那些贪官污吏剥削百姓。有一次忍不住出手,打了一个欺压百姓的官差,结果被关进大牢,好在只是关了几个月,才得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