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山东梁山西边,扈家庄。
阳光正好,彩幡高悬,鼓乐喧天。
今日,是扈家庄千载难逢的大喜之日。扈家之女扈三娘与少年岳飞在此成婚,场面庄重而热烈。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婚礼设在扈家祖堂前,宽阔场地,满是前来贺喜的宾客。
左首来的是祝家庄一众人马,庄主祝龙亲自带队,带着上好的丝绸贺礼;右侧是李家庄,庄主李应身着青袍,温文尔雅,代表李庄前来道贺。
三庄虽因旧债结怨,但岳飞出资解扈家之困,三娘又是梁山周边女杰,如今岳飞与扈三娘大婚,三方早已化敌为友。
喜堂之上,岳飞一身红袍,眉目坚毅;扈三娘身着嫁衣,英气中透着几分羞涩。
红盖头揭开,鞠躬礼毕。正当众人举杯共贺、气氛最浓之时,岳飞忽然站起身,拱手朗声:
“诸位乡亲父老,今日是岳某大婚之日,按理应当喜乐为先,但岳某心中却藏着一桩难以释怀的大事。”
众人一怔,停杯望去。
岳飞声音洪亮,一字一句:
“自幼读史,我便知五代十国之乱,后晋石敬瑭为得契丹援兵,割让燕云十六州,此仇犹在,至今未雪!”
话音刚落,一旁扈三娘的手已悄然握紧。
岳飞继续:“我每每想到北疆数十州百姓陷于铁骑之下,心如刀绞。如今我虽未官封一职,未掌一兵一卒,但我岳飞心中有志——匡扶大宋,收复失地!”
全场寂然,只有风吹幡动声响。
岳飞扫视四周,目光灼热:“你们今日来看我成婚,我却要问你们一句——你们愿不愿随我一同出征,报效国家,青史留名?”
此言如雷震耳,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低声问:“他连兵都没有,说什么出征?”
但也有人喃喃:“这话……倒是说到我心坎上了。”
就在这时,李家庄庄主李应忽然站起,声如洪钟:
“岳鹏举此言虽在喜堂,却重如山岳。我李应平生最敬忠臣志士,今见岳兄如此壮志,我李应甘愿举李庄之力,相随左右!”
他转身望向众人:
“诸位,你我终日习武为生,是要守土护民,还是坐看蛮夷践踏我疆土?我李家庄愿为先锋!”
话音落地,祝家庄庄主祝龙咬牙站起:“我祝家虽有过错,但今日起愿弃前嫌!愿为岳将军一力效命!”
台下众庄客、江湖好汉,忽然热血上涌,纷纷站起。
“我也愿意随岳将军杀敌!”
“咱们练刀使枪,为的不就是护国保民?”
“从今日起,扛旗跟鹏举!”
喜堂之上,岳飞一拜再拜,声如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