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第十二平行宇宙的地球大明,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一日,江南大地,正值初夏。
淮安府山阳县,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落斑驳的光影。树上,一位年轻人双手枕在脑后,懒洋洋地躺着,微闭着眼睛,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树下,另一位青年盘腿坐着,手中轻摇一柄折扇,时不时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
躺在树上的是吴承恩,年方二十,生性洒脱,才华横溢,却因家境平凡,时运不济,至今未曾入仕。坐在树下的是九条元月,年仅十八,来自东瀛日本,贵族世家,家族渊源可追溯至藤原镰足,乃是九条家的嫡子之一。
此刻,九条元月正津津有味地向吴承恩讲述自家祖先的显赫家史。
“……我家祖上,藤原镰足,当年辅佐天皇,奠定了我藤原氏的权势根基,之后代代相传,到我父亲九条尚经,可谓一脉相承,未曾断绝。”九条元月一脸自豪,折扇轻摇,颇有几分贵族的风范。
吴承恩侧过头,睁开一只眼,懒洋洋地笑道:“你家还真是世代贵族啊,不像我家,祖宗八代都是平民百姓,可惜没有家谱,不然说不定能查到我祖上是谁。”
九条元月合上折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掌心,说道:“你也别太沮丧了,家世终究只是个名头,想出名还得靠自己。”
吴承恩翻了个身,枕着手臂,似笑非笑地问:“对了,九条,你是你爹亲生的,还是捡来的?”
九条元月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当然是亲生的!我大哥九条稙通还在日本替父亲打理家族事务呢。”
吴承恩咂咂嘴:“你不回去帮忙?”
九条元月摇摇头:“九条家家大势大,我这一颗小石子丢进去,连点涟漪都不会起,不如四处游历,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吴承恩点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说起来,我也不打算闲下去了,最近我准备写一部小说。”
九条元月顿时来了兴趣:“哦?叫什么名字?”
吴承恩嘴角一扬:“西游记。”
九条元月轻轻念了一遍:“西游记?好名字,可是……怎么个写法?”
吴承恩坐起身来,望向远方:“要想写好这部小说,单靠闭门造车可不行。我想亲自往西走一趟,去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听听天下的奇闻轶事,亲身体验旅途的艰难险阻,这样故事才会有血有肉。”
九条元月哈哈一笑,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老吴,既然你有心写小说,那我便陪你走这一遭。”
吴承恩抬头看着他,愣了片刻,随即笑着伸出拳头:“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九条元月也伸出拳头,与吴承恩轻轻一碰。
正午的阳光透过槐树,洒在二人的身上,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决定低语祝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粗犷的嗓音:“承恩!元月!回来吃午饭了!”
二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吴家村的村长吴宁站在村口,向他们招手。
“走吧,先吃饭,明天再收拾东西。”吴承恩笑着跳下树,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
“今天吃什么?”九条元月问道。
“白粥配咸菜。”
“唉,江南的伙食可真简单啊。”九条元月摇头苦笑。
吴承恩耸耸肩:“吃得再好,也不过一顿饭,重要的是,旅途才刚刚开始。”
九条元月微微一怔,随即朗声一笑:“说得好!”
二人肩并肩走向村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后,拉长了他们的影子,也拉开了这场旅途的序幕……
嘉靖五年六月二日,清晨,薄雾笼罩着吴家村,晨曦透过树梢洒落金色的光辉。鸡鸣声、溪水潺潺声,以及远处村民劳作的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平静祥和的田园画卷。然而,今天对于吴承恩和九条元月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他们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