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元年六月三日,黎明前的扈家庄。
薄雾弥漫,天色未亮,村庄一片寂静。可在庄后的密林与山坡之间,却早已伏下精兵百余,眼神锐利,兵刃寒光闪烁。
岳飞立于高地,身披轻甲,手握长枪,目光沉静而锋锐如剑。身旁是他最信任的一干人马:
扈三娘、扈成兄妹持刀执戟,战意正浓;
李应、祝龙亲率庄丁,坚守左右两翼;
而站在岳飞左侧、身材尚显稚气的少年,正是年仅十五的杨再兴。
虽年幼,杨再兴身姿挺拔,双目炯炯,浑身透着一种尚未打磨却异常锋利的“杀气”。
“将军!”杨再兴低声禀报,“梁山动了,前锋以李家庄为借道口,水路、山道皆有动静,正朝三庄逼近。”
岳飞不动声色,反而扬声对众人道:
“都听好了,今日本将要‘中计’一次,李家庄应敌稍缓,扈庄兵撤三成,祝家装作空虚。诱敌深入,待我军发令,三面合围,一鼓而下!”
“诺!”众将应声如山。
扈三娘轻笑一声:“这一回倒要看看,梁山的‘智多星’吴用,是不是也会摔个大跟头。”
岳飞却冷冷一笑:“他若只是聪明,尚不为惧;可惜对手是我岳鹏举。”
他目光一扫,落在杨再兴身上:“再兴。”
“在!”
“你武艺虽强,但今乃首战。我不让你正面交锋,你只领三十骑,绕至东侧密林,专擒敌将为要。若能活捉‘杨志’,大功一件。”
杨再兴一听“杨志”二字,眼中神色更盛。
“听说那人自称杨家将之后,竟甘为贼寇?杨家血脉怎可辱没?岳将军放心,这一战,杨志的命,由我来取!”
岳飞一摆手:“生擒为上。此人曾为朝廷将校,若能回归正道,也未尝不是好事。”
杨再兴抱拳:“属下遵命。”
与此同时,梁山前军——李家庄东门。
晨雾中,梁山大军缓缓推进,阵前是李逵、阮小二、阮小五率水路兵,从河口沿岸接近庄寨。
吴用在中军观察动静,果然见李庄兵防松懈,似乎毫无准备。
他低声对晁盖道:“果然如我料想,三庄尚未布防。如今前锋既进,不出一日便可连拔三寨。”
晁盖点头:“即刻发兵!”
但宋江却皱眉道:“太快了。岳飞那小子机敏,万一……”
吴用摇头:“成大事者不疑,宋兄但看结果。”
林冲、杨志等人闻令而动,亲率步兵强攻扈家庄侧门。
而此时的祝家庄后门,竟然洞开,只留数人守望,正是岳飞布下的“空庄诱敌”之计。
阮小七一见大喜:“快!趁机杀入!”
梁山兵马分三路蜂拥而入,堂堂之势直逼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