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马超之子 > 第76章 跌落泥淖(第2页)

第76章 跌落泥淖(第2页)

李师师感激皋山老母,可她也知道芙蓉妈妈的用意;芙蓉妈妈尽管视李师师亲如己出,可毕竟是花了不少银子才将她买到芙蓉坊的。

李师师在芙蓉坊长大,没有创造一分钱的价值就去皋山五峰;芙蓉妈妈自然不允。

李师师没有随皋山老母去皋山五峰,他留了下来要报答妈妈芙蓉;凭着聪慧和悟性,李师师很快具备了一个红极京城头牌坊姬的条件:花容月貌,身姿婀娜,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临战之前,芙蓉妈妈又来开导道:“风月场并非凡夫俗子想得那么肮脏,反之,这里是成就文人骚客的奇佳地方;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温庭筠,还有我朝宰相晏殊的公子晏几道都是风月场上的风流人物!”

芙蓉妈妈引经据典的举作李师师心知肚明,她给她说:“妈妈放心,师师不会忘恩负义,一定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而后再去皋山找姨母习武!”

李师师的话语说得委婉直截,还称呼皋山老母为姨母;芙蓉悬着的心终于落进肚子里。

李师师野心勃勃,十分上进,苦练琴棋书画的同时;研究如何才能驾驭男人的心。

驾驭男人的心,不仅仅是取悦于他们,而是大有学问可做,这门学问的登峰造极者,是居于社会两个极端的女人们——后妃嫔嫱和坊姬。

什么时候对男人该热,什么时候对男人该冷,什么时候该矜持,什么时候要微笑,点点滴滴的体会、领悟、要深入心中。

李师师禀性哲学,修行细节的同时阅读白居易;白居易的着名诗句《琵琶行》被李师师视为座右铭。

《琵琶行》描写了一位歌姬的悲惨命运,歌姬似乎就是李师师的倒影;李师师也将成为歌姬、坊姬游走于文人骚客、达官贵人之中。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歌姬曾在京城名噪一时、红极一时,因技艺超群、长相漂亮而备受达官贵人的追捧。

然而,歌姬的人生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败的巨变,亲人离散、容颜老去,最终无奈嫁给商人,饱受孤寂之苦。

《琵琶行》通过琵琶女的自述,展现了她从辉煌到落魄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其音乐中所饱含的哀怨悲苦之情的根源。

《琵琶行》不仅是一首描绘音乐美的杰作,更是通过琵琶女的故事,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

李师师喜欢《琵琶行》,翻阅诗作者白居易的人生轨迹;才知他是个滥情的男人,家中养了33个家姬年龄都是15岁,长到18岁就将她们转卖、送人再换一批。

白居易为什么这么滥情?实则是他的深情和对风华正茂时心仪少女的湘灵的追忆和思念。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他这样一个滥情的男人为什么只爱小萝莉?甚至让人怀疑他,“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佳句是不是他的手笔。

白居易11岁时为了躲避战祸,父亲将他和母亲送到安徽符离这个小地方;白居易在那个小山村认识了邻居7岁的小姑娘湘灵。

湘灵能歌善舞,精通音律,两人一起读书认字,随着年纪增长爱的种子在她们心中深深扎根。

喜欢马超重生大宋朝请大家收藏:()马超重生大宋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